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颱風艾瑞斯 (1959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颱風艾瑞斯 (1959年)
Remove ads

颱風艾瑞斯(英語:Typhoon Iris,國際編號:5908,中國大陸編號:5903)是195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

事实速览 形成, 消散 ...

氣象歷史

1959年8月19日在菲律賓東方的熱帶輻合帶海面生成[1],於8月22日登陸中國廈門以後繼續向西前進,最終於8月23日消散。

影響

菲律賓

在8月21日,颱風艾瑞斯襲擊呂宋島北部海岸,然而沒有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至少有兩次沉船事件發生,美國第七艦隊前往搜尋倖存者[2]。巴拉望島附近,至少有100人因渡輪沉沒喪生,只有11名乘客獲救。奎松省附近有五人失蹤後,因為摩托艇傾覆[3]

台灣

  • 當地評定巔峰強度分級:中度颱風(CWB
  • 當地評定最大持續風速:45公尺每秒(87節;160公里每小時)(一分鐘)
  • 當地發布之颱風警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8月22日,台灣遍布大雨,引發山洪爆發,一座鐵路橋被沖走[4]澎湖群島約1000人無家可歸[5]

中國大陸

福建省因颱風暴雨導致洪災,造成至少720人死亡,618人受傷,996人失蹤[3][6]。然而,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紀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2,334人[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