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風雲三號衛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風雲三號氣象衛星是中國研製的新一代極地軌道氣象衛星,主要用於有關大霧、冰凌、積雪覆蓋、水情、火情等方面的監測服務。風雲三號氣象衛星採用SAST3000平台,發射質量為2,353千克,設計壽命3-5年[1],尺寸為4.46米×10米×3.79米。2000年9月,國家批准風雲三號衛星立項。
01批衛星(試驗型)
02批衛星(業務型)
- 風雲三號C衛星(03星)於2013年9月23日上午11時07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設計壽命5年。[7]目前的主業務衛星。2014年4月,風雲三號C星被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納入值班衛星。
- 風雲三號D衛星(04星)於2017年11月15日2時35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將接替2010年發射的風雲三號B衛星,開展下午時間的全球對地綜合觀測。風雲三號D搭載了紅外高光譜大氣垂直探測儀,採用了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傅里葉干涉探測技術,可以提高大氣溫度和大氣濕度廓線反演精度1倍以上,提升中長期數值天氣預報有效時效延長2-3天。風雲三號D是目前中國光譜測量通道最多的衛星,測量通道達近7000個。[8]
03批衛星
- 風雲三號E衛星(05星)於2021年7月5日07時28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9]。風雲三號E衛星重2.69噸,運行於地球晨昏交界線上方的太陽同步軌道上,是全球首個在黎明軌道實現業務運行的太陽同步氣象衛星。
- 風雲三號F衛星(06星)於2023年8月3日11時47分發射,將接替風雲三號C星在軌業務,主要應用於天氣預報、生態環境、災害監測等業務及研究。
- 風雲三號G衛星(07星)於2023年4月16日9時36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發射,是中國首顆低傾角軌道降水測量衛星,主要用於災害性天氣系統強降水監測,提供全球中低緯度地區降水三維結構信息。
04批衛星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