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紅磚社(英語:Red Brick Society),前身為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英語: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簡稱:HKPUSU)乃唯一代表全體香港理工大學全日制學生之獨立組織,前身為成立於1972年8月的香港理工學院學生會。學生會以謀求會員福利,保障會員權益為宗旨,就校政及福利事宜與校方及校外團體聯繫。在外務方面,該會已於2016年退出學聯[1],以獨立身分參與社會運動,並提升會員對社會事務的關注。2022年4月因拒絕校方收緊其自治權的要求而不再被校方承認,更名為「紅磚社」以求繼續獨立營運,但及後處於停止運作的狀態。
此條目已被提出存廢討論。請前往此處就該條目是否應該被刪除進行討論。? |
![]() | 此條目可能不符合組織收錄標準。 (2025年8月14日) |
歷史
1972年8月香港工業專門學院改組為香港理工學院,計劃將學生人數由原有的1700人大幅增至8000至10000人[2]。據當時的新聞報導,香港理工學院學生會是從原校之學生會正名而來,屆別上在1972年重新以第一屆計算[3][4]。1973年4月開始出版學生報,除了學生會動向,亦有關於經濟及政治的報導[5]。1975年初發生該校學生爭取其高級文憑及院士學術地位的「2A3O」事件,該校學生會在事件中對內有效團結師生,對外獲得多間其他院校學生會的響應,被視為成功的領導角色;事後學生會的地位有所提升,亦帶動學生更積極參與校政,同時校方亦開始接納學生出席與他們權益有關的各種委員會會議[2]。
1994年香港理工學院升格為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亦隨之變為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下簡稱理大學生會)。在2000年代的記載中,屆別的計算仍承接理工學院時期,以1972年為第一屆[6],但在更後期的記載中,屆別以1994年為第一屆重新算起[7]。
Remove ads
據2001年的傳媒報導,理大學生會的會費是當時香港八大專上院校中最高,該學年的退會人數高達870多人,有退會的學生不滿經費過多用於迎新活動上,忽略二、三年級學生的福利,理大學生會表示將下調收費。[8]
近2000年代起,如同香港不少專上院校學生會迎新活動的風氣,理大學生會轄下屬會的迎新活動亦多次傳出舉行具淫穢意味的遊戲,引起非議。[9][10][11][12]
2003年,香港政府計劃削減教育開支,理大學生會曾牽頭策劃於該年11月18日罷課以作抗議[13],最初僅獲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響應[14],同月14日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與八大院校學生代表會面後未能平息不滿,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亦宣佈加入罷課[15]。但至同月17日與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見面後,各會因相信其口頭承諾而擱置罷課[16]。事後有數十名理大學生於校內張貼聯署大字報,批評學生會淪為官員「棋子」及「玩偶」[17]。李國章隨即便被質疑出爾反爾[18][19][20],但理大學生會未再發起激烈行動[21],後來只參加聯署及遊行。[22]
2004年,位於紅磡的原居屋項目「紅灣半島」被私人發展商籌劃清拆,引發環保組織及學界反對,香港理工大學位於同區,理大學生會是較熱心參與反對活動的學生組織之一,理大校方亦罕有地發表聲明支持學生會。[23]
2014年雨傘革命運動(又稱佔領行動)期間,香港各專上院校學生會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均投入資源支援該運動,並發起罷課。然而,身兼學聯常委的理大學生會當屆幹事會會長賴偉健的相關處理手法引起爭議,幹事會中有六名幹事以集體請辭方式進行抗議,他們批評賴偉健過於偏重外務及獨斷獨行,使理大學生會及學聯在支援該運動的安排上難作協調。他們又揭露幹事會向評議會申請撥款二萬四千港元,以支援參與運動的「佔領者」,但評議會主動將款項提高至十萬港元,並把有關公款存入評議會主席的個人戶口,有違財務原則。[24]
理大退聯關注組於2015年2月15日在facebook開設專頁,推動該校學生會啟動退聯公投。到4月11日,已成功收集逾900個聯署簽名。由於核實聯署有困難,而學生會亦認同應以民主的方式解決校內對於退聯的爭議,學生會會主動發起退聯公投[25]。公投結果如下:贊成:1190,反對:403,棄權:126,廢票:14[26]。雖然公投結果為通過,但其後學聯代表會主席賴偉健向仲議會提出投訴,指評議會未有在公投七天前張貼公投通告,最終賴偉健勝訴,但公投結果沒有被推翻[27][28][29]。最終,評議會於2016年3月13日宣佈學生會正式通過退出香港專上學生聯會[1]。
2019年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期間,理大學生會署理會長胡國泓曾在校園內被政見不同的中國內地留學生襲擊[30]。其後該運動的示威者(包括校內與校外人士)曾佔領理大校園,引發被稱為「理大圍城」的香港理工大學衝突,胡國泓當時亦曾留在校園內,並形容事件為「創校以來最大危機」及「反修例運動最大的人道災難」[31][32]。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實施後,因學生會的政治立場,不少專上院校校方逐漸與學生會脫離關係或收緊其自治權[7]。2021年理大跟隨香港大學等校的做法,以學生會是獨立註冊組織為由,停止為學生會代收會費[33]。
2022年該會相繼陷入「斷莊」及不獲校方承認的困局[34]。該年1月,理大校方進一步要求學生會幹事會簽署「校董會授權學生會以『香港理工大學』作為組織命名之協議」,此協議要求學生會遵守一系列守則,包括不得以學生會名義參與任何「非法」或「毀壞校譽」的行為、需在校方要求下提供會員名單、銀行戶口、出版刊物及會議紀錄等文件、修改會章必須得到校方同意等[35][36]。但2021年選出的第二十八屆幹事會因對此事的意見分歧,而於2022年1月解散[7][35][37],會員大會隨後以大比數否決簽署協議[36]。
按照《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選舉規條》[38],學生會透過選舉產生新一屆幹事會,並在財政年度開始時(即每年3月1日)上任。第二十八屆幹事會解散後,當時仍未有任何會員願意組成候選內閣參加下屆選舉,只好由第二十八屆評議會主席黃天揚一直擔任臨時行政委員會會長[34][39]。
由於學生會未有簽署協議,2022年4月理大校方決定不再承認理大學生會地位[40],學生會於6月更改名稱,從「紅磚社」及「1972學生協會」兩個選項中選擇了「紅磚社」為新名稱(「紅磚」為理大建築外觀特色)[40][41],後曾舉行會員大會表決是否解散,但票數未達通過門檻,遂凍結運作[42][43]。學生會原來屬下的組織(學院會、學系會、學科會及附屬組織)大部分均收歸校方的學生事務處管治[42]。紅磚社由黃天揚署任會長[42]。然而,紅磚社一直難以營運,在2023年3月30日該會召開第三次會員大會,討論並表決解散議案[44],但因時間問題而宣佈流會[45]。後處於停止運作狀態[36]。
紅磚社的學生報編輯委員會曾打算重新登記為學生事務處管理的學生組織,但遭到拒絕。[46]
Remove ads
學生會事務

該會事務主要分為內務、校務和外務。內務以會員福利及活動為主;校政為在校政議題上向校方反映會員意見,保障會員權益;外務以社會事務為主,由學生會代表會員於社會議題上發聲。
學生會內有不同的學院會、學系會及學科會,針對其會員提供服務。它們會各自售賣產品(society product)予會員,例如文具、衣服等。幹事會亦有營運兩個場所,分別為福利專門店及影印場。福利專門店位於VA108,以優惠價錢向會員售賣文具、食物、電子產品等物品;影印場位於VA126,提供影印服務。
學生會亦會就校政議題與校方溝通,反映同學意見。例如,香港理工大學校方把宿費價錢上調,學生會爭取與校方磋商;在教評機制一事上,應用社會科學系會亦有發表聲明[來源請求]。
學生會外務協助處理一切外務事宜及負責一切聯絡工作。
架構
該會推行三權分立體制,分為幹事會、評議會、仲議會、學生報編輯委員會、校園電台、附屬組織、學院會、學系會及學科會。學生會同時為三權分立之組織;幹事會擁有學生會之行政權,評議會為立法組織,仲議會掌握司法權,學生報編輯委員會及校園電台為第四權(傳媒)。
全民投票由全體會員以不記名方式進行投票;此為本會之最高決策權力架構。
會員大會由本會所有會員參與組成;其權力僅次於全民投票之決策權力。
掌管學生會之最高行政權。
- 定義:
幹事會為本會之最高行政機關,負責處理本會日常事務及行政工作,代表全體會員與外界溝通。
- 職權:
- 履行會章宗旨及執行會員大會或仲議會之決議。
- 在幹事會權力範圍內委任幹事會轄下的任何直屬工作委員會之成員。
- 在幹事會權力範圍內委任幹事會轄下的常設部門之成員。
- 委派代表團對外代表本會,並向評議會報告有關工作。
- 制定規條以處理本會一切行政工作。
- 幹事會須向會員大會及評議會負責。
- 任期:
幹事會任期一年。
- 成員:
幹事會成員於週年大選中選出,成員包括:
- 會長一人
- 副會長(內務)一人
- 副會長(外務)一人
- 常務秘書一人
- 內務秘書一人
- 外務秘書三人
- 財務秘書一人
- 校政秘書二人
- 文娛秘書一人
- 出版秘書一人
- 福利秘書一人
- 宣傳秘書一人
- 體育秘書一人
- 資管秘書一人
- 場資秘書一人
以上成員均由全民投票選出
- 成員職責:
- 會長為本會行政首長,負責本會一切行政事務,對外代表本會,並須經常向評議會報告本會狀況。
- 內務副會長協助會長,並負責本會所有內務事宜,如遇會長缺席或辭職,將出任署理會長。
- 外務副會長協助會長,並負責本會所有外務事宜。
- 常務秘書負責處理幹事會會議紀錄、檔案、函件往來,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務。
- 內務秘書協助處理一切內務事宜。
- 外務秘書協助處理一切外務事宜及負責一切聯絡工作。
- 財務秘書負責處理本會一切財務事宜。
- 校政秘書負責推行本會一切校政事務。
- 文娛秘書負責推行本會一切文娛事宜。
- 出版秘書負責本會一切出版工作(除學生報外)及負責聯絡學生報編輯委員會。
- 福利秘書負責本會會員之日常福利事宜。
- 宣傳秘書負責本會之一切宣傳事宜。
- 體育秘書負責推行本會一切體育事務。
- 資管秘書負責管理本會之資訊科技事務。
- 場資秘書負責本會一切場地及設施事宜。
掌管學生會之立法權。
掌管學生會之司法權。
學生會內之傳媒組織。由總編輯、副總編輯、執行編輯、行政秘書、財務秘書、常務秘書及幹事會出版秘書組成。
該會長期出版兩份長期刊物,包括《理工學生報》及迎新刊物《理攻》。《理工學生報》,承襲前身理工學院的學生報,除了校園話題,亦有關於社會、文藝及生活的專題,2021年出版的第50.1期被校方指為「內容不恰當」而要求停止派發及於網上下架,該報同年停止出版。《理攻》於2023年9月改為只出版電子版本。[46]
學生會內之傳媒組織。由台長、副台長、行政秘書、財務秘書、常務秘書、宣傳秘書、節目監制及技術總監組成。
又稱屬會。任何香港理工大學內之學生組織;須向學生會申請附屬或豁免附屬於學生會。現有附屬組織有文化、藝術、康樂及體育分部。
由就讀同一學院之會員組成,代表該學院會會員;負責謀求會員福利及爭取權益,受評議會監管。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