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飛行情報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飞行情报区
Remove ads

香港飛行情報區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設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一個飛行情報區之一。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航處航空交通管理部負責管理。範圍包括香港及以南海域,覆蓋南中國海面積達276,000平方公里[1],亦覆蓋中華民國實控東沙群島東沙島)。香港飛行情報區形狀有如一枚果仁,北面緊貼廣州飛行情報區,自香港東面約200海里至台北飛航情報區;東南面約200海里至馬尼拉飛行情報區,西面約200海里及西南面為三亞飛行情報區[2]

Thumb
本條目為香港航空業系列之一

官方機構
民航處

香港飛行情報區

機場管理局
空運牌照局
民航意外調查機構
政府飛行服務隊

發展計畫
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
中場範圍發展計劃

民間飛行組織
香港飛行總會

航空配套
中國飛機服務
港機工程
泛亞太平洋航空服務
香港機場地勤服務
怡中航空服務
新翔 (香港)
國泰航空飲食服務
佳美航空膳食 (香港)
漢莎天廚 (香港)
中國航空油料 (香港)

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赤鱲角機場)
石崗機場

主要航空公司
國泰航空
香港華民航空
香港快運航空
香港航空
香港貨運航空
大灣區航空

歷史
已歇業航空公司
香港航空事故
香港義勇軍航空部隊
皇家香港輔助空軍
啟德機場 ( 啟德發展計劃 )
粉嶺機場
沙田機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 教育
地理 - 歷史 - 政治
香港主題首頁

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第九條提到「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負責民用航空的日常業務和技術管理,包括機場管理,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飛行情報區內提供空中交通服務,以及履行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區域性航行規劃程序所規定的其它職責」[3]香港主權移交後,特區政府按《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自行負責民用航空日常管理,包括在「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飛行情報區內提供空中交通服務,和履行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區域性航行規劃程序所規定的其他職責」[a]。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修訂《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將全國劃分為十個飛行情報區,將香港飛行情報區囊括在內[4]

2001年11月2日,原香港飛行情報區管理的香港飛行責任區北部劃入新成立的三亞飛行責任區(現三亞飛行情報區[5][6][7],南部劃歸胡志明飛行情報區。覆蓋部分南中國海的香港飛行責任區原屬西貢飛行情報區,1975年西貢陷落後在國際民航組織協調下分配至香港、新加坡和曼谷飛行情報區下轄的飛行責任區[8][9][10][11]

Remove ads

負責單位

民航處航空交通管理部共提供航空交通管制服務、航空資料服務及飛機事故警報三種服務。至2019年,民航處年處理超過42萬架次的香港國際機場升降(國際及本地)航班,並為約34萬多架次飛越香港飛行情報區的航班提供航空交通服務。航空交通管理部下轄的航空情報管理中心負責為各航空公司人員及飛行員提供航行資料服務,包括航行資料匯編(AIP),航行資料通報(AIC)和航行通告(NOTAM)[1]

澳門國際機場座落在廣州飛行情報區之內,但它的航班大部份經過香港飛行情報區。其標準離場(SID)和進場程序(STAR)則由香港航空交通管制中心(HK ATC)管轄[2]

香港情報區內分為TRE、TRS、TRC、TRW、TRV、TRD、TME、TMS、TMW、TRK等扇區以分擔工作量[12]

航空雷達站

香港飛行情報區內包括五座航空雷達站,其中四座設立在香港境內並由香港民航處全權執管,以監察進出香港飛行情報區的民用飛機,詳情如下:

更多信息 位置, 雷達數目 ...
Remove ads

相關

備註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