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塔蘭的短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塔蘭的短劍》(印尼語:Kris Mataram)是一部在1940年上映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電影,由楊眾生執導,由舞台劇演員菲菲·楊和奧馬爾·羅德里加(Omar Rodriga)主演,故事講述一對情侶門不當,戶不對,最終天人永隔的愛情悲劇。本片由東方影業製作,是楊眾生的導演處男作[1],製片商希望能夠利用菲菲·楊的名氣,吸引觀眾欣賞影片。這部電影如今可能已經散佚。
故事大綱
年輕的R·A·羅斯米妮(R. A. Roosmini,菲菲·楊飾)來自卡爾塔蘇拉(Kartasura),出身自爪哇貴族,她愛上了平民出身的巴赫蒂阿爾(Bachtiar,奧馬爾·羅德里加飾),希望能跟他在一起。不過,首先她的父親R·M·哈迪庫蘇莫(R. M. Hadikusumo)堅持要她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男子,兩人私奔後,巴赫蒂阿爾的家人也叫他回來,迎娶一個他不喜歡的女人。羅斯米妮既不想嫁給自己不愛的男人,也不願意獨自生活,於是她用神聖的馬來短劍刺死自己[2][3]。
製作
《馬塔蘭的短劍》由剛成立不久的東方影業製作[4],他們聘請了劇作家楊眾生擔任編劇和導演,也聘請了他的妻子,舞台劇明星菲菲·楊擔任該公司的演員。本片是楊眾生的執導處男作[5],改編自舞台劇本[1],並由約書亞·王負責拍攝。王氏以前曾為陳氏影業效力,後來在一次薪資糾紛中因為不滿公司的做法而離職,轉投東方影業[6]。
東方影業為電影命題的目的只是為了吸引觀眾注意,雖然片名中提起了馬塔蘭蘇丹國,但是印尼電影史學家米斯巴赫·尤薩·比蘭認為,這部電影和馬塔蘭文化並不相關[7]。這部馬來語黑白電影[3]比較了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也比較了東西文化[2]。
發行
本片於1940年6月29日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Rex戲院進行首映[5],對象是來自低下階層的民眾[8]。比蘭表示,欣賞本片的觀眾大都是傳統印尼式話劇(toneel)的愛好者,原因之一是製片商利用了菲菲·楊的名氣來吸引觀眾[9]。
這部電影如今很可能已經散佚。美國視覺人類學家卡爾·G·海德認為,所有在1950年前製作的印尼電影均已散失[10]。不過,J·B·克里斯坦托(J.B. Kristanto)在《印尼電影目錄》中表示,印尼電影資料館把好幾部荷屬東印度電影保存下來。比蘭還指出,荷蘭政府新聞處收藏了幾部日本宣傳電影,使之留存至今[11]。
註腳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