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西莫·卡恰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西莫·卡恰里
Remove ads

馬西莫·卡恰里義大利語Massimo Cacciari,1944年6月5日) 是意大利哲學家政治家。他自1993-2000年以及2005-2010年兩度擔任威尼斯市長[1]

事实速览 馬西莫·卡恰里 Massimo Cacciari, 威尼斯市長 ...
Remove ads

生平

卡恰里出生於威尼斯,1967年畢業於帕多瓦大學哲學系,並在該校獲得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以伊曼努爾·康德的《判斷力批判》為研究對象。1985年,他出任威尼斯建築學院美學教授。2002年,他在米蘭聖拉斐爾生命健康大學創建哲學系,並於2005年擔任該系主任。卡恰里創辦了多本哲學期刊,並發表了以"否定性思想"為核心的論著,其思想深受弗里德里希·尼采馬丁·海德格爾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等哲學家的影響。

1980年代,卡恰里曾與意大利先鋒派當代/古典音樂作曲家路易吉·諾諾合作。作為反抗資產階級文化結構的政治活動家,諾諾在其作品《呼吸的清澈》、《我》以及歌劇《普羅米修斯》中採用了卡恰里編排的哲學性歌詞。

卡恰里早年曾短暫加入激進左翼工人政黨"工人力量",後轉入意大利共產黨。1970年代,他擔任意共威尼托大區工業政策負責人,並於1976年當選意大利眾議院議員,期間(1976-1983年)在議會工業委員會任職。

恩里科·貝林格逝世(1984年)後,卡恰里退出共產黨並轉向溫和立場,但始終未脫離中左翼聯盟。1993年他當選威尼斯市長,任期至2000年。儘管曾被推舉為後來更名為橄欖樹聯盟的全國領導人候選,但2000年威尼托大區主席選舉的失利使這一可能性消退。2005年,卡恰里出人意料地再次參選威尼斯市長,並以微弱優勢擊敗前檢察官費利斯·卡松——正是這位檢察官曾在1996年鳳凰劇院火災事件中以玩忽職守罪起訴過卡恰里市長,而後者最終被判無罪。

Remove ads

著述

Thumb
1976年的馬西莫·卡恰里

在其早期著作(《危機》Krisis,1976;《否定性思維與理性化》Pensiero negativo e razionalizzazione,1977)中,馬西莫·卡恰里發展了其思想體系。該體系從弗里德里希·尼采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馬丁·海德格爾的思想出發,確認了"古典辯證理性的終結,以及'否定性思維'全面、建設性、重構性(而非破壞性)的湧現"[2]

通過對維也納中歐文化的分析——這些文化形成於19至20世紀資本主義體系重大變革的背景下——卡恰里識別出一個無法向現代性開放的反動社會,該社會以虛無主義為特徵,這是黑格爾-馬克思主義學派辯證法思想失敗的終極表現。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否定性思維(Negatives Denken)自叔本華始看似與非理性主義相連,但實際上它是西方形而上學傳統的最終結果。該傳統試圖通過自由意志來克服所有矛盾和存在本身的否定性——尼采一貫否認這種自由意志,而它卻仍存在於叔本華的禁欲主義中,作為從生活痛苦中解放的工具[3]

西方形而上學的危機也體現在對技術的信任中,這是對理性的傲慢頌揚,反而揭示了本應指導人類進步的終極道德價值的根本失敗:"技術實現了現代形而上學的隱含方向——但在實現過程中也批判並清算了其核心理念[原始基礎]",即價值的確定性。由此產生了一個以價值虛無和哲學終結為特徵的時代,哲學如今"完全轉向過去,轉向'理性'之前"[4]

隨着否定性思維的出現,人們終於"從知識的極權主義理想中解放出來,不再依賴於一個固定的、不變的、理性發現其規律的自然秩序,而是創造性地介入,在多重知識中為事物賦予秩序"[5]

在其最基礎的著作——《論開端》Dell'inizio、《論終極事物》Della Cosa Ultima和《哲學迷宮》Labirinto Filosofico——中,卡恰里將哲學思考與神學思考交織在一起,幾乎追溯到了柏拉圖的解釋傳統。既然哲學已經專業化並分裂為一系列特定領域,"思考"在其最初的意義上意味着什麼?卡恰里在將"開端"概念置於"上帝-存在"(Deus-Esse)這一觀念中的哲學-神學傳統中尋找答案[6]

早在其哲學著作的第一部《論開端》中,卡恰里就將自己置於與埃馬努埃萊·塞韋里諾互補且截然相反的立場:前者強調被起源者的偶然性,後者則強調起源的永恆唯一性。對卡恰里而言,起源是非邏輯的開端,始終保持着不作為某物(異於自身)之開端、否定自身作為開端的可能性,因此根本不存在任何被起源者;而根據塞韋里諾的觀點,起源是意義的邏輯-必然性結構,其內容就是存在的一切,因此從未存在、也永遠不會存在任何不是由這一唯一初始整體所起源的存在者。
根據塞韋里諾的觀點,上帝和命運的真實性勝過其全能性,這意味着戰勝敵人從一開始就是不可避免且理所當然的,而上帝逃避敵人並墮入虛無(其對立面)則是不可能的[7]

在《不動的推動者》Il motore immobile中,他表明哲學家的上帝是亞里士多德的不動的推動者,並闡明它不僅是所有存在者的目的因,也是動力因[8]

Remove ads

政治立場

卡恰里多次表達對總統制的支持[9][10][11],並批評了意大利民主黨初選制度[12][13][14][15]

在2016年意大利憲法改革公投期間,他宣稱儘管認為這是"一個狗屁改革",但仍會投贊成票[16][17]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