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馮之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馮之圖(1591年—1677年),書先密菴[1]湖廣武昌府興國州永城里人[2]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馮之圖早有寫文章的名聲,萬曆四十六年(1619年)中鄉試副榜,與陳際泰黎元寬一同學習,中天啓七年(1627年)丁卯科湖廣鄉試第五十六名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成進士,先在兵部觀政,後在九年(1636年)獲授戶部山東司主事,管理大通橋,十年(1637年)升任署山東司郎中事,當時剛設立新餉司,收兌沒有成例,運戶不便,他察覺當中有弊端,因此有稅即收,不許留難人民,令中飽私囊者消失,而通惠河水乾涸,漕船不能前進艘,他就到天津監督之,崇禎帝書其名於屏風以示褒獎。

崇禎十二年(1639年)馮之圖外任福建漳南道參議,遇上武平清流山寇肆虐,他力求招撫,又巡視海上,晝夜戒嚴,地方安寧,有廉幹聲譽,卻在大計被貶謫而辭官回鄉;明末地方混亂,有賊人鄭大發盤踞太平山作亂,他連同下江防道副使洪天擢平定,婉拒朝廷薦用,自號鹿門老樵,年八十七歲去世,著有《谿聲堂制藝》、《易老堂詩文集》流傳,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湖廣巡撫張朝珍奏請下入祀鄉賢祠[2][3]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馮興禮,祖馮錤,父馮守棣。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