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駐北京辦事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駐北京辦事處
Remove ads

駐北京辦事處,簡稱駐京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級行政區及副省級市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經濟特區政府、中央政府駐港澳聯絡辦設在首都北京市的派出機構。

Thumb
位於雙井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牌匾上同時用漢字和新壯文標註
Thumb
位於三里河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正門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駐京辦事處與綜合管理司負責管理和協調各級人民政府駐京辦事處的工作。「內蒙古自治政府駐北平辦事處」是地方政府在北京設立最早的派出機構,於1949年3月設立[1]

職責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規範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駐京辦承擔下列職能:

  1. 駐京辦事機構主要承擔派出地黨委、政府委託的工作,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承辦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交辦事項;配合北京市做好維護首都穩定的有關工作。
  2. 駐京辦事機構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切實轉變職能,實行政企分開,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積極推進公務接待和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努力為本地區基層組織、社會組織和群眾在京活動提供相關服務。
  3. 駐京辦事機構要協助流入地黨組織做好本地區在京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工作。

駐京辦名單

Thumb
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街道馬甸南路2號院因曾為江西、湖南、山東、福建、江蘇、浙江、吉林7個省的駐京辦所在地而被稱為「七省大院」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規範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0〕8號),保留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駐北京辦事處,經濟特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截至2022年,各地政府駐京辦共有52個。其中國管局直接監管的駐京辦50個(除註明外皆為正廳級[2]、特別行政區駐京辦2個:

省級行政區政府駐京辦

副省級市政府駐京辦

  • 大連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青島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寧波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廈門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深圳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瀋陽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武漢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廣州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西安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長春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成都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南京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杭州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 濟南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廳級)

經濟特區政府駐京辦

  • 珠海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正處級)
  • 汕頭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正處級)

國管局直接監管的其他駐京辦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駐北京辦事處
  •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北京聯絡部
  •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北京聯絡部

特色文化

餐飲文化

Thumb
位於東城區東總布胡同老川辦餐廳
Thumb
位於車公莊的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新疆飯莊,北京市民稱該餐廳為「烏辦」

各省駐京辦大多開設有供應各自地方特色菜餚的餐廳,「駐京辦」在北京市民中也成為了地方菜的代名詞[3][4][5][6],部分市民則並不滿足於省級駐京辦的菜餚,轉而前往地市級駐京辦餐廳尋求特色餐飲[7][8]。2010年,針對縣級駐京辦裁撤一事,律師高占強曾表示,駐京辦中的賓館、餐飲等業務可以從駐京辦中分離出來繼續存留[9]

但也有個別省級駐京辦不設餐飲服務,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10]

批評和爭議

中國學者丁學良指,19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初期,北京只有30幾家省和直轄市的地方政府駐京辦。其後,駐京辦設置逐漸「泛濫成災」。至21世紀初已擴展至幾千家。《2003年北京工業統計年鑑》稱:各駐京辦事處在拉動北京內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

2010年以前,中國內地還包括地方政府所屬部門、部分開發區管委會,部分地方政府管理職能單位以各種名義設立的駐京辦,以及部分縣級[11]鄉級人民政府[1]也用各種名義設立了駐京辦。據不完全統計,在2010年國務院整治駐京辦問題之前,副省級以上單位的駐京辦有52家,市級單位駐京辦520家,縣級單位駐京辦5000餘家[12][1]

美國之音認為,各地設立駐北京的辦事處原本只是為處理地方與中央之間的關係,但其實並無任何法律規定他們的職能。除了各個地方阻截本地的上訪者赴京告狀之外,這些駐京辦的職能也已經超出了原本設立的目的[11]。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斥駐京辦是「跑部錢進」,是滋生腐敗的溫床。[12]學者丁學良認為駐京辦泛濫的原因是1989年六四事件後,「北京中央政府收權力度加大,收緊財政權就導致了「跑部錢進」的現象;而收緊幹部監管考核的權力就促使地方幹部把眼睛盯在北京」。同時,丁學良認為,與中央政府完全無關的鄉鎮政府、企業設立駐京辦,「與地方官員的腐敗分不開。設立鄉鎮一級駐京辦可以為鄉鎮領導在北京提供一個掩人耳目的消費、享受、經商、做交易的落腳點。」作家王曉方在《駐京辦主任》中指駐京辦是「三不管」,即「別人管不着,地方沒法管,北京管不了」。「又開賓館、酒樓,又辦公司……」[1]

2010年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規範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撤銷地方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各類開發區管委會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職能單位以各種名義設立的駐京辦事機構。撤銷縣、縣級市、旗、市轄區人民政府以各種名義設立的駐京辦事機構。要求在半年內完成有關整治行動[11]。然而新疆因屬於偏遠地區,被允許保留部分地州駐京聯絡處(共8個)[13]

參見

類似機構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