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客帝國動畫版
2003年上映的动画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客帝國動畫版》(英語:The Animatrix)是由電影版導演華卓斯基姐妹製作的一部動畫。該動畫補充了黑客帝國系列電影的背景故事,由來自日本、韓國、美國三國7位頂尖的動畫製作人製作的9段各自獨立的動畫組成。在2003年6月於美國上映,上映時間介於《駭客任務》三部曲第2集和第3集之間。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4年4月13日)  | 
Remove ads
製作
當沃卓斯基姐妹在日本展示首部黑客帝國電影時,便準備啟動Animatrix計劃。在日本時,他們拜訪了一些在動畫電影行業有重大影響力的創作者,並決定與他們合作。
Animatrix由沃卓斯基姐妹構思並監督,他們撰寫了四集的劇本,其中大部分關於技術層面的指導由日本動畫界頂尖人物完成。
Animatrix的英語版本由Jack Fletcher執導,他也聘請了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最終幻想X》(FINAL FANTASY X)英文版配音的Matt McKenzie、James Arnold Taylor、John DiMaggio、Tara Strong、Hedy Burress和Dwight Schultz出演。
主要工作人員
- 製作/沃卓斯基姐妹
 - 監製/Joel Silver
 - 製片/Michael Arias‧竹內宏彰‧田中栄子
 - 音效設計/Eddie Kim
 - 視覺特效/Sergio Garcia Abad
 - 音響監督/Jack Fletcher
 - 音樂/Don Davis[2]
 
章節簡介
以下依播放順序排列。
〈歐西里斯號最後航程〉(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9:00)
- 編劇/沃卓斯基姐妹
 - 導演/Andy Jones
 - 美術監督/タニ‧クニタケ(Tani Kunitake)
 - 概念設計/中沢一登
 - 製作/SQUARE USA, INC.
 - 劇情:來到地表的 Osiris 號戰艦發現了機器帝國準備用巨大的鑽頭穿透地層進攻錫安,戰艦因此受到大批機器烏賊的圍攻,在戰艦沉沒的最後一刻,一位連入母體的 Osiris 號的船員成功將這一情報傳送給了錫安的人類反抗軍。實際上為《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的前奏。
 
〈第二次文藝復興〉上‧下(Second Renaissance Part 1 & 2,各8:23)
- 編劇/沃卓斯基姐妹
 - 導演‧機械設定/前田真宏
 - 其餘機械設定/ミヤオヨシカズ、村田蓮爾
 - 其餘造型設計/小林誠
 - 人物設定‧作畫監督/前田真宏、二村秀樹
 - 美術監督/森川篤
 - CGI監督/齊藤亞規子
 - 製作/STUDIO 4℃
 - 劇情:人類社會極度發展,生產出極大規模的機器人勞工,但擁有靈性的機器人並未同步獲得相應的人權,它們嘗試反抗和抗議,卻被屠殺、放逐乃至種族滅絕。被驅逐的機器人在人跡罕至的沙漠中獨立建立了自稱為01的機器帝國,卻因為其快速發展對人類經濟造成的衝擊而遭到制裁與封鎖,對此,機器嘗試派出大使參加聯合國,實現與人類國家關係正常化。但畏懼機器帝國發展潛力的人們拒絕了和平相處的建議,並最終發動了對01的大規模進攻乃至核武轟炸。這場戰爭最終以人類的慘敗和文明的終結為結果。因為戰爭中人類遮蔽了天空,斷絕了機器們的太陽能,機器轉而利用殘存人類作為生物電池,機器與人類新的共生關係誕生了。這段敘事自稱來自錫安的資料庫,但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中明確得知錫安曾經被摧毀多次,不可能有什麼可靠的資料庫,因此所謂的歷史也可能是機器以勝利者的視角所書寫的歷史。
 
〈少年故事〉(Kid's Story,8:55)
- 原案/沃卓斯基姐妹
 - 編劇‧導演/渡邊信一郎
 - 人物設定‧作畫監督/橋本晉治
 - 美術監督/淺井和久
 - CG監督/村上浩
 - 製作/STUDIO 4℃
 - 劇情:一位少年常在夢中夢到自己從高樓墜落,他困惑於為何夢境常常比現實更加真實,母體的特工意識到他即將意外覺醒而來追捕他,少年在逃跑中果然從高樓一躍而下——他被尼奧等人救下,從此擺脫了母體的控制。
 
〈程序〉(Program,7:04)
- 編劇‧導演/川尻善昭
 - 人物設定‧作畫監督/箕輪豐
 - 機械設定/小池健
 - 美術監督/青木勝志
 - 製作/MADHOUSE
 - 劇情:一男一女兩位覺醒者在模擬環境中進行格鬥訓練,男方試圖勸說女方放棄覺醒者的生活,和他一起回歸母體之中,女方在絕望中殺死了男方,但她醒來才明白這不過是訓練程序的一部分。
 
〈世界記錄〉(World Record,8:29)
- 編劇/川尻善昭
 - 導演‧人物設定‧作畫監督/小池健
 - 設定製作/山本沙代
 - 製作/MADHOUSE
 - 劇情:許多人是因為高度的敏感和懷疑從而感受到母體的虛假,最終成為覺醒者的,但有些人不是。一位創造了世界紀錄的黑人運動員在不斷突破自己身體極限的過程中,一度掙脫了母體對他的控制。故事結尾是開放式的,他最終是徒勞無功還是徹底覺醒不得而知。
 
〈超越〉(Beyond,12:48)
- 導演‧編劇‧人物設定/森本晃司
 - 人物設定‧作畫監督/本田雄
 - 美術監督/Katsu Nozaki
 - CG監督/廣田裕介
 - 製作/STUDIO 4℃
 - 劇情:母體中有一小塊區域因為系統的不穩定,表現出各種不符合規律的異常現象,因此被常來此遊玩的孩子們稱為「鬼屋」,最終母體派遣人員徹底封鎖並修復了這一區域,但是懷疑的種子種在了來過這裡的人們心中。
 
〈偵探故事〉(A Detective Story,9:23)
- 編劇‧導演/渡邊信一郎
 - 人物設定‧作畫監督/恩田尚之
 - 場景設計/今掛勇
 - 機械設定‧螢幕顯示設計/佐山善則
 - 美術監督/福留喜一
 - CG監督/坂本拓馬
 - 製作/STUDIO 4℃
 - 劇情:一位偵探被僱傭尋找一名叫做崔妮蒂的黑客的蹤跡,在見到崔妮蒂後他才知道自己的記憶被篡改了,於不知情中被植入了跟蹤裝置,因此追殺崔妮蒂的特工也立刻趕到了,兩人逃跑時,崔妮蒂發現偵探的身體即將被特工入侵。她只得開槍打傷了偵探。偵探表示自己並不怪她。偵探就像絕大多數普通人一樣,雖然他們可能都有自己獨到的一面,甚至隱約觸摸到「玻璃」的存在,但終究沒有強大到擁有穿透「玻璃」的力量。
 
〈變節〉(Matriculated,16:00)
- 導演‧編劇‧人物設定‧作畫監督/鄭根植(Jeong Geun-Sik=Peter Chung,譯音)
 - 機械設定/鄭根植·靏山修
 - 美術監督/金承錫(SUNG-SIK KIM,譯音)
 - 製作/DNA
 - 劇情:一些反抗軍成員誘捕了許多機器人,試圖與機器人的意識連線並與它們交流。他們相信機器人也能理解人類的感情,並轉而幫助人類反抗母體的統治,但最終人類在恐慌中還是無法克服對機器的恐懼,而令機器無法和人類取得相互的信任。
 
Remove ads
角色
- B1-66ER
 
B1-66ER是動畫版中出場的一個機器人角色。該角色因為拒絕被主人停機而殺死了他的主人,而在被為此裁決銷毀之前他抗辯道自己的行為是正當防衛,這一事件後來掀起了一場機器人與人類之間、人類與人類之間的大爭論,進而發展成了第一次人機戰爭。他的戲份很少,只有1分鐘左右,但是他的意義非凡,因為他是第一個「蓄意殺死他人」的機器。
- 歐西里斯號(Osiris)
 
這架艦艇在電影第二集《重裝上陣》中的開頭曾被提及。由於發現機器人開始使用巨鑽進攻錫安而被機器烏賊攻擊,艦艇組員最終透過母體將訊息轉達給錫安和尼奧等人,但自己也在機器人圍殲下自爆犧牲。
- Kid
 
Kid's Story的主角是電影第二集《重裝上陣》和電影第三集《最後戰役》當中的一個重要配角。電影中未出現名字,動畫中的姓名則是Michael Karl Popper。偶然自我覺醒逃離母體。
影響
- 這部電影被收錄在曾主持Podcast節目「吉卜力圖書館」(Ghibliotheque)、撰寫《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的廣播人兼作家麥可.里德(英語:Michael Leader)和製片兼作家傑克.康寧漢(英語:Jake Cunningham)著作的《日本經典動畫指南》(英語:The Ghibliotheque Anime Movie Guide: The Essential Guide to Japanese Animated Cinema),做為介紹日本動畫歷史80年期間30名位導演與30部經典動畫的案例[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