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克森提烏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克森提乌斯
Remove ads

馬爾庫斯·奧勒留烏斯·瓦列里烏斯·馬克森提烏斯拉丁語Marcus Aurelius Valerius Maxentius,約283年—312年10月28日),通稱馬克森提烏斯,是四帝共治制時期羅馬帝國的西部皇帝,於306年至312年在位。他在羅馬城自立為帝標誌著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崩潰,四帝內戰爆發。他也是西部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之子,但實際控制的只有義大利阿非利加行省,且不被其他西部及東部皇帝如君士坦丁伽列里烏斯承認。312年在米爾維安大橋戰役被君士坦丁打敗,兵敗溺死在台伯河

事实速览 馬克森提烏斯, 統治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家庭

馬克森提烏斯是帝國西部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和他的敘利亞妻子歐特羅皮婭英語Eutropia皇后的兒子。285年,他的父親被創建四帝共治制的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封為西部共治皇帝(凱撒副皇帝)並之後於286年晉升為和戴克里先地位同等的西部奧古斯都(戴克里先是東部奧古斯都)。馬克森提烏斯被視為「皇儲」(凱撒),最終將繼承父位。然而,在戴克里先及其父統治時期,他似乎並未擔任任何重要的軍事或行政職務。他與東部凱撒伽列里烏斯的女兒瓦列莉亞·馬克西米拉英語Valeria Maximilla的確切結婚日期不詳。他有兩個兒子,瓦列里烏斯·羅穆路斯英語Valerius Romulus和一個姓名不詳的兒子。

305年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退位,西部凱撒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和東部凱撒伽列里烏斯成為奧古斯都。儘管皇帝的兩個兒子——君士坦丁和馬克森提烏斯——也有資格繼承皇位,但他們卻被排除在四帝共治制之外,伽列里烏斯的戰友塞維魯(西部)和侄子馬克西米努斯·戴扎(東部)被任命為凱撒。拉克坦提烏斯的《概要》(Epitome)記載,伽列里烏斯憎恨馬克森提烏斯,並利用其在戴克里先的影響力,確保馬克森提烏斯在皇位繼承中被忽略。或許戴克里先也認為馬克森提烏斯不具備擔任皇帝的軍事職責。馬克森提烏斯隱居在距離羅馬幾英里外的莊園。

306年君士坦提烏斯去世後,其子君士坦丁於7月25日被軍隊擁立為奧古斯都,隨後被伽列里烏斯接納但貶為四帝共治制中的西部凱撒,君士坦丁接受。這為同年稍後馬克森提烏斯的自立為帝奠定了基礎。

Remove ads

自立為帝

Thumb
古羅馬廣場上的馬克森提烏斯大會堂(君士坦丁大會堂)

當傳言傳到羅馬城,說皇帝們企圖對帝國其他城市一樣,對羅馬民眾徵收人頭稅,並想解散仍駐紮在羅馬的禁衛軍殘餘部隊時,暴動爆發了。一群駐城軍官(佐西姆斯稱他們為馬塞利亞努斯、馬塞盧斯和盧西亞努斯)轉而擁立馬克森提烏斯,希望他能繼承皇位。他們可能認為,既然君士坦丁都獲得了官方的認可,那麼同樣是皇帝之子的馬克森提烏斯也不會被剝奪這份榮譽。馬克森提烏斯接受了皇位,承諾向羅馬城的軍隊提供援助,並於306年10月28日被公開擁立為帝。這次篡位顯然沒有造成多少流血事件(佐西姆斯只提到了一名受害者);羅馬市長也倒戈投靠了馬克森提烏斯,並保住了自己的職位。顯然,陰謀者們也曾向隱居退休盧卡尼亞英語Lucania宮殿的馬克西米安求助,但他暫時拒絕復出。

馬克森提烏斯成功地在義大利中部和南部科西嘉島撒丁島西西里島以及阿非利加行省(北非)獲得了的承認。義大利北部仍由總部在米蘭的西部奧古斯都塞維魯二世統治。

Thumb
308-310年馬克森提烏斯鑄造的福利斯。這枚銅幣是為了紀念307年維納斯和羅馬神廟大火後重建而鑄造的。硬幣背面描繪了羅馬女神手持地球儀和權杖,端坐於六柱式門廊的神廟內,地上放著盾牌。

馬克森提烏斯起初並未使用奧古斯都或凱撒的稱號,而是自稱為「不敗的王子」(princeps invictus),希望以此獲得資深皇帝、也是最有影響力及勢力最大的東部奧古斯都伽列里烏斯承認。然而,伽列里烏斯拒絕了。除了據稱他對馬克森提烏斯的反感之外,伽列里烏斯可能還想阻止其他人效仿君士坦丁和馬克森提烏斯自立為帝。君士坦丁牢牢掌控著父親的軍隊和領土,伽列里烏斯可以假裝他的繼位是四帝共治制下正常的繼承程序,但馬克森提烏斯的情況並非如此:他將成為第五位皇帝,而且手下只有寥寥幾支軍隊。伽列里烏斯認為平息這場篡位並不難,於是在307年初,命令塞維魯率領大軍向羅馬進軍。

這支軍隊的大部分士兵都曾在馬克森提烏斯的父親馬克西米安麾下效力多年。當塞維魯抵達羅馬時,他麾下的大部分士兵倒戈投靠了馬克森提烏斯,並得到了一大筆錢財。當馬克西米安最終復出,返回羅馬再次登基為帝並支持他的兒子時,塞維魯率領殘餘軍隊撤退到拉文納。不久之後,他向馬克西米安投降,馬克西米安承諾饒他一命。

塞維魯戰敗後,馬克森提烏斯佔領了北意大利直至阿爾卑斯山和東部的伊斯特拉半島,並自封為西部奧古斯都,在他看來,隨著塞維魯的投降,這個稱號已經空缺了。

Remove ads

皇帝

早期統治

Thumb
馬克森提烏斯的奧勒斯英語Aureus金幣

馬克森提烏斯和馬克西米安在羅馬的共同統治在307年夏經受了進一步的考驗。當時,伽列里烏斯率領一支規模更大的軍隊進軍義大利。在與抵達羅馬的伽列里烏斯談判時,馬克森提烏斯重演了對付塞維魯的伎倆:以巨額金錢和馬克西米安的權威為誘餌,許多伽列里烏斯的士兵倒戈投奔了他。伽列里烏斯斯被迫撤退,途中劫掠了義大利。入侵期間,塞維魯被馬克森提烏斯處死,很可能是在羅馬附近的特雷斯·塔貝爾奈英語Tre Taverne(具體死因尚不清楚)。伽列里烏斯的討伐失敗後,馬克森提烏斯對義大利和北非的統治地位得以鞏固。從307年開始,他試圖與君士坦丁建立友好關係。同年夏天,馬克西米安前往高盧,在那裡迎娶了馬克西米安的女兒法烏斯塔,並任命君士坦丁為西部奧古斯都。君士坦丁也試圖避免與伽列里烏斯決裂,因此伽列里烏斯攻打義大利期間也沒有公開支持馬克森提烏斯。

308年,可能是在4月,馬克西米安試圖在羅馬的一次士兵大會上廢黜他的兒子;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場的士兵仍然效忠於他的兒子,他不得不逃往君士坦丁那裡。4月20日,馬克森提烏斯與他的兒子瓦列里烏斯·羅穆路斯英語Valerius Romulus一同宣布自己為新的執政官。同年秋天的卡農圖姆會議英語Conference of Carnuntum上,馬克森提烏斯再次被否認為合法皇帝,李錫尼被任命為西部奧古斯都,負責收復失地。308年末,多米提烏斯·亞歷山大阿非利加行省首府迦太基被自立為帝為皇帝,北非各行省脫離了馬克森提烏斯的統治。這對馬克森提烏斯來說是一個危險的局面,因為非洲是羅馬糧食供應的關鍵。

Thumb
馬克森提烏斯競技場

馬克森提烏斯的長子羅穆路斯於309年去世,年約14歲,他被神化並安葬在阿庇亞大道馬克森提烏斯別墅英語Villa of Maxentius陵墓中。在附近,馬克森提烏斯也建造了馬克森提烏斯競技場英語Circus of Maxentius。309年或310年馬克西米安叛變君士坦丁失敗後被迫自殺,馬克森提烏斯與君士坦丁的關係迅速惡化,他與已經自立為東部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努斯·戴扎結盟,以對抗君士坦丁與李錫尼的聯盟。據稱,他曾試圖奪取阿爾卑斯山以北的雷蒂亞行省,從而瓜分君士坦丁和李錫尼的領地(佐西姆斯記載);但由於君士坦丁先發制人,這一計劃未能實現。

310年,馬克森提烏斯失去了伊斯特里亞予李錫尼。到310年中期伽列里烏斯病重,無法參與帝國政治,並於311年4月30日後不久去世。[2][3]伽列里烏斯的死徹底摧毀了殘存的四帝共治制體系。[4]聽到消息後,馬克西米努斯立即動員軍隊攻打佔據巴爾幹半島的李錫尼,並佔領了小亞細亞,之後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與李錫尼會面,商討和平條款瓜分帝國東部。[5]同時,馬克森提烏斯加強了義大利北部的防禦,以防潛在的入侵,並派遣一支由其禁衛軍長官魯菲烏斯·沃盧西亞努斯英語Gaius Ceionius Rufius Volusianus指揮的小部隊收復北非,於310年或311年擊敗並處決了篡位者多米提烏斯·亞歷山大。馬克森提烏斯藉此機會掠奪了多米提烏斯的財富,並將大量糧食運往羅馬。他也允許義大利基督徒選舉歐瑟比為新的羅馬主教,從而鞏固了自己在義大利基督徒中的支持​​。[6]

Thumb
奧斯蒂安博物館英語Museo Archeologico Ostiense中可能是馬克森提烏斯的雕像,原為安敦尼王朝時期的雕像[7]

馬克森提烏斯的地位遠非穩固,他早期的支持者逐漸瓦解,轉為公開的抗議者;到312年,幾乎無人再支持他。[8][9]由於失去了帝國的財政收入,馬克森提烏斯被迫在義大利恢復徵稅,以維持其軍隊和羅馬的建築工程。[10]選舉主教也無濟於事,因為戴克里先迫害已經使義大利教會因叛教問題分裂成相互敵對的派系(參見多納圖斯派)。義大利的基督徒很容易看出,君士坦丁比馬克森提烏斯更同情他們的困境。[11]311年夏天,趁著李錫尼忙於應付馬克西米努斯,馬克森提烏斯向君士坦丁宣戰,誓要為父報仇。[12]為了防止馬克森提烏斯與李錫尼結盟[13],君士坦丁在311-312年的冬天將妹妹弗拉維婭·朱莉婭·君士坦丁提婭英語Flavia Julia Constantia嫁給了李錫尼,以此與他結盟。馬克西米努斯·戴扎認為君士坦丁與李錫尼的安排是對他權威的冒犯。作為回應,他派遣使節前往羅馬,提出以政治承認馬克森提烏斯為條件換取軍事支持。[14]形成馬克西米努斯和馬克森提烏斯、君士坦丁和李錫尼兩大聯盟針鋒相對,這就是「四帝內戰」。[15]

Remove ads

與君士坦丁的戰爭

Thumb
朱利奧·羅馬諾所繪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

維羅納

馬克森提烏斯預料李錫尼會從東翼進攻,因此在維羅納駐紮了一支軍隊。[16]君士坦丁的兵力比對手少:馬克森提烏斯從非洲撤回了軍隊,加上禁衛軍和帝國騎兵衛隊,以及從塞維魯手中奪取的部隊,他大約有10萬兵力可以用來對抗義大利北方的敵人。[來源請求]他將其中許多兵力部署在該地區的各個設防城鎮,並將大部分兵力留在維羅納。相較之下,君士坦丁只能調集2.5萬到4萬人的兵力。[來源請求]他的大部分軍隊無法從萊茵河邊境撤出,否則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法蘭克人)。[17]君士坦丁違背了顧問和將領的建議,搶先一步發動了攻擊。[13]

都靈

312年春末,天氣好轉後不久,君士坦丁率領四分之一的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兵力約四萬人。[18]他從塞尼山翻越科蒂安山[18],首先抵達塞古西烏姆(今意大利蘇薩),這是一座防禦工事堅固的城鎮,駐紮著軍隊,而且城門緊閉。君士坦丁下令軍隊放火焚城,翻越城牆迅速攻佔了該城。君士坦丁禁止劫掠城內財物,然後繼續向義大利北部向東進軍。[19]

在奧古斯塔·陶裡諾魯姆(今意大利都靈)西側,君士坦丁遭遇了一支裝備精良的馬克森提亞騎兵。[20]在隨後的戰鬥中,君士坦丁將他的部隊展開成一條縱隊,讓馬克森提烏斯的騎兵進入他軍隊的中央。當他的部隊將敵方騎兵團團包圍後,君士坦丁的騎兵從兩側衝鋒,用鐵棍猛擊馬克森提烏斯的重騎兵。許多馬克森提烏斯的騎兵被擊落馬下,其餘大部分騎兵也因重擊而失去戰鬥力。隨後,君士坦丁命令他的步兵向倖存的馬克森提烏斯步兵發起進攻,並在他們潰逃時將其屠戮殆盡。[21] 一位頌揚這場戰役的作者宣稱,勝利來得輕而易舉。[22] 因此都靈拒絕為撤退的馬克森提烏斯軍隊提供庇護,反而向君士坦丁敞開了城門。義大利北部平原的其他城市,鑑於君士坦丁迅速而仁慈的勝利,紛紛派遣使節向他表示祝賀。他進軍梅蒂奧拉努米蘭),在那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和歡呼。他在那裡居住到312年夏中期,然後才繼續進軍其他地方。[23]

Remove ads

米爾維安大橋

Thumb
現今的米爾維奧橋
Thumb
馬克森提烏斯墜河溺水

人們原本預期馬克森提烏斯會沿用之前對付塞維魯和伽列里烏斯的策略,即堅守防守嚴密的羅馬城,以期讓敵人付出更大的代價。然而,出於一些尚不明確的原因,他放棄了這項計劃,於312年10月28日在米爾維安大橋(米爾維奧橋)附近和君士坦丁決戰,這就是米爾維安大橋戰役。古代史料通常將此舉歸因於迷信,或(如果馬克森提烏斯支持君士坦丁)是的旨意。當然,馬克森提烏斯在戰前也像當時的慣例一樣諮詢了占卜師,可以推測他們給出了吉兆,尤其考慮到決戰之日正是他的登基之日六週年(306年10月28日)。

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的軍隊在城北,城牆外一段距離,位於台伯河對岸的弗拉米尼亞大道上交戰。基督教傳統,尤其是拉克坦提烏斯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的記載,聲稱君士坦丁在那場戰役中是在夢中得到耶穌基督啟示,把一個神聖的標誌(凱樂符號)塗在士兵的盾牌上作戰。關於這場戰役本身,我們所知甚少──但明顯的是君士坦丁的軍隊擊敗了馬克森提烏斯的軍隊,後者撤退到台伯河。在潰逃軍隊試圖渡河的混亂中,馬克森提烏斯墜河溺亡。他的屍體於次日被發現,斬首後在城中遊街示眾,首級之後被送往阿非利加行省首府迦太基;北非省政府臣服於君士坦丁。馬克森提烏斯的全家,包括他的兩個孤兒也被處死。

君士坦丁至此控制整個西部帝國,與剛撃敗馬克西米努斯、控制整個東部帝國的李錫尼雙強分立。

Remove ads

遺產

2021年至2022年間所進行的研究使得人們得以辨識馬克森提烏斯書信的手稿傳承。這些書信曾多次被竄改和偽造,以使其符合親君士坦丁的聖徒傳記敘事(《聖凱瑟琳受難記》)。透過與羅馬法、法律紙莎草文獻以及戴克里先元老院會議記錄和迫害法令等原始資料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得以對原始文本進行綜合批判性重建。研究結果與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米列維的奧普塔圖斯和聖奧古斯丁關於馬克森提烏斯親基督教政策的記載完全吻合。根據威尼斯聖馬可圖書館新發現的這些文獻,我們得知馬克森提烏斯在其統治下結束基督教迫害的時間至少比313年米蘭敕令早五年(308年):

1. 他宣告基督教為合法宗教,並在「神治和平」(Pax Deorum)中接納「新神」(第一封書信)。

2. 他以法律形式廢除了戴克里先的迫害敕令(第一封書信)。

3. 他威脅要嚴懲任何繼續迫害基督徒的人(第一本書信)。

4. 他猛烈抨擊非洲的多納圖斯派,重申其與羅馬教會的戰略聯盟(第二封書信)。

戴克里先迫害從303年持續到311年,遍及整個羅馬帝國,但馬克森提烏斯統治下的地區除外——這是羅馬帝國最後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血腥的官方迫害基督教的行動。[24]

馬克森提烏斯是一位多產的建築師,但他的成就卻因君士坦丁的「記錄抹煞」(damnatio memoriae)而黯然消失。羅馬許多通常與君士坦丁聯繫在一起的建築,例如古羅馬廣場上的「君士坦丁大會堂」,實際上都是馬克森提烏斯建造的。[2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