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克西姆·科瓦列夫斯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克西姆·馬克西莫維奇·科瓦列夫斯基(烏克蘭語:Макси́м Макси́мович Ковале́вський,羅馬化:Maksym Maksymovych Kovalevskyi;俄語:Максим Максимович Ковалевский;1851年9月8日—1916年4月5日),烏克蘭法學家,也是俄羅斯帝國的社會學權威。科瓦列夫斯基曾任國際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1895)和所長(1905)。他還擔任心理神經學研究所的社會學教授。1914年,科瓦列夫斯基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16年,俄羅斯社會學學會以他的名字命名。
Remove ads
生平
馬克西姆·科瓦列夫斯基出生於烏克蘭貴族科瓦列夫斯基家族。童年在哈爾科夫附近的莊園中度過。科瓦列夫斯基在哈爾科夫帝國大學師從德米特里·卡切諾夫斯基。隨後,科瓦列夫斯基在柏林、巴黎和倫敦深造,結識了馬克思、恩格斯、斯賓塞與索洛維約夫。科瓦列夫斯基還參與了俄羅斯的共濟會運動。
1878年後,科瓦列夫斯基在莫斯科帝國大學學習法律,研究俄國村社和高加索高地人的法律制度。科瓦列夫斯基的一些材料後來獲恩格斯採用。伊凡·傑利亞諾夫不贊同科瓦列夫斯基的自由主義觀點。1886年,科瓦列夫斯基遭到開除,隨後定居西歐,結識了當時主要的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
科瓦列夫斯基表妹的遺孀,即數學家索菲亞·科瓦列夫斯卡婭為他安排斯德哥爾摩大學的講座計畫。蘇聯電影《索菲亞·科瓦列夫斯卡婭》(1985 年)和芒羅的短篇小說《幸福過了頭》(Too Much Happiness, 2009)中科瓦列夫斯基描繪成索菲亞的未婚夫。索菲亞「堅決不嫁給馬克西姆,因為她害怕如果她這麼做了,科瓦列夫斯基會將她當作理所當然,開始尋找情婦」[1]。 1890年,兩人分手,次年索菲亞因流感去世。
1905年革命後,柯瓦列夫斯基在俄國聖彼得堡大學恢復教職,開始涉足政治,建立了民主改革中間派政黨進步黨,當選為第一屆國家杜馬議員,獲任為俄羅斯帝國內閣閣員。1912年,柯瓦列夫斯基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柯瓦列夫斯基原定參加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和平談判,但於1916年 4月去世。大量的群眾參加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葬禮。
Remove ads
思想
科瓦列夫斯基結合俄羅斯傳統的描述比較分析與社會學人類學方法,為俄羅斯法學和社會科學提出新的歷史方法。弟子包括皮季里姆·索羅金、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等人。早期關於農民公社的作品影響格奧爾基·普列漢諾夫。
科瓦列夫斯基是名社會進化論者,自許為孔德的門徒。科瓦列夫斯基定義社會學是門「處理社會的組織與進化的科學」 [2]。科瓦列夫斯基相信「進步」是歷史的必然定律。對科瓦列夫斯基來說,進步是「一連串和平共存的環境擴張,從部落統一到民族主義,從民族主義到世界主義」.[2]
科瓦列夫斯基認為,各國經濟關係將獲得進一步擴大,而國際貿易的增長「將實現全世界的經濟一體化,消除戰爭的根源,最終建立由民主國家組成的世界聯盟」[2]。 人口增長是「進步」的主要驅動力。
作品
- 《沃邦的土地公有制瓦解史略》(Очерк истории распадения общиннаго землевладения в кантоне Ваадт, 1876)
- 《法學中的歷史比較方法與法學史研究法》(Историко-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метод в юриспруденции и приемы изучения истории права, 1880)
- 《高加索的法律與習俗》(З акон и обычай на Кавказе, 1890)
- 《現代民主的起源》(Происхождение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демократии, 1895-1897)
- 《土地公有制及其瓦解的原因、過程和後果》(Общинное землевладение, причины, ход и последствия его разложения, 1897)
- 《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前的歐洲經濟增長》(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рост Европы до возникновения капит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1904)
- 《新人民福祉聯盟綱領》(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нового Союза народного благоденствия, 1906):演說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