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哲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馬哲民曾先後畢業於武昌外國語專科學校、福州高等工業學校、德國柏林大學。回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中共武漢區委宣傳委員兼武昌地委書記。後又留學日本,在早稻田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期間,組織成立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駐日支部並任書記。國共合作時,又任國民黨駐日總部常委兼組織部長。
回國後,歷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文書主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政治部文書股長、國民政府勞工部秘書等職。1929年起,先後任教於暨南大學中文系、北平師範大學社會系、中國大學經濟系、廣西大學法學院、朝陽學院政治系等。1942年,馬哲民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並當選中央常委。1946年,任民盟中央機關報《民主報》總編。後又在重慶創辦西南學院並任教務長兼教授。1948年回到武漢,先後在湖北省農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任教。期間,曾任武大法學院院長。院系調整後,於1953年任中南財經學院院長。1957年,被劃為右派分子[1]。後又被指為漢陽事件後台。
馬哲民是第一、二屆民盟中央常委、民盟湖北省主任委員、武漢市人民政府委員、武漢市政協第一、二屆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