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爾季羅斯·薩良
俄罗斯帝国、苏联时期的亚美尼亚风景画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爾季羅斯·謝爾蓋耶維奇·薩良(俄語:Мартиро́с Серге́евич Сарья́н,亞美尼亞語:Մարտիրոս Սարգսի Սարյան,1880年2月28日—1972年5月5日),俄羅斯帝國、蘇聯時期的亞美尼亞風景畫畫家、圖形師和劇院設計師。[1][2]
蘇聯美術學院院士(1947年),蘇聯人民畫家(1960年),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65年),列寧獎(1961年)和蘇聯國家獎(1941年)獲得者。
薩良的作品在亞美尼亞繪畫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Remove ads
生平

1880年2月28日(舊曆2月16日)馬爾季羅斯·薩良出生在頓河畔納希切萬(今屬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的一個亞美尼亞家庭。
1895年,15歲的他完成了在納希切萬學校的學習,1897年至1904年間在莫斯科繪畫雕刻建築學院學習,期間包括在瓦倫丁·謝羅夫的和康斯坦丁·柯羅文的創作室學習。他深受畫家保羅·高更和亨利·馬蒂斯影響。他曾在莫斯科的藍玫瑰、俄羅斯畫家聯盟、藝術世界等多個畫派的畫展上展出過自己的作品。[3]
1901年,第一次到祖國亞美尼亞的馬爾季羅斯·薩良去了洛里、希拉克、埃奇米阿津、哈格帕特、薩納欣、埃里溫和塞凡等地,之後創作了自己最早的描繪亞美尼亞的風景畫,包括1902年的《馬克拉萬克》和《阿拉加茨》,1903年的《水牛·塞凡》《花園之夜》和《在亞美尼亞村莊》等等,這些畫作受到了莫斯科刊物高度讚揚。[4]
1910年至1913年間,他廣泛地遊歷了土耳其、埃及和伊朗。1915年,他為幫助因奧斯曼帝國亞美尼亞大屠殺而產生的難民去了埃奇米阿津。1916年,他移居第比利斯,在那裡他與亞美尼亞作家加扎羅斯·阿加揚的女兒盧西克·阿加揚成婚。而且薩良還參與了亞美尼亞藝術家協會和「亞美尼亞藝術家聯盟」的組建。同年,他將瓦列里·勃留索夫的《亞美尼亞詩集》做成了畫。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之後,馬爾季羅斯·薩良攜家人一起遷回了移居俄羅斯。1918年-1919年間,薩良一家住在新納希切萬。他帶動了頓河畔羅斯托夫地區的藝術創作,並擔任了布良斯克地區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還參加了「戲劇工作坊」劇院的工作。
1921年,薩良一家受亞美尼亞人民委員會主席亞歷山大·米亞斯尼基揚的邀請,遷居亞美尼亞。[5]他大部分的作品均反映了亞美尼亞的風光,而且他還設計了亞美尼亞蘇維埃的國徽和該國首家國立劇院的帷幕。

1926年至1928年,他在巴黎生活和工作,但該時期的大部分作品都在他返回蘇聯時所乘船上的一次火災中被焚毀了。[5]從1928年到去世,他都一直生活在蘇聯亞美尼亞。[6]
在1930年代的艱難歲月里,他主要投身到了風景畫的創作之中。他曾被選為蘇聯最高蘇維埃的代表,並曾三次獲得列寧勳章。他還曾是蘇聯藝術協會和亞美尼亞科學協會成員。[7]
1972年5月5日,薩良在埃里溫去世,被葬在了埃里溫市中心的科米塔斯先賢祠。他在埃里溫的故居現在被開闢為了博物館,展有他的上百幅畫作。[8][9]
Remove ads
畫作收藏地

榮譽和獎項
紀念

作品




- 《街道·月亮》,1911年作
- 《君士坦丁堡的狗》,1911年作
- 《靜物·葡萄》,1911年作
- 《亞美尼亞婦女》,1915年作
- 《在亞美尼亞村子裡》,1901年作
- 《故事與夢想》系列水彩畫,1903年-1908年作
- 《童話》,1904年作
- 《國王和他的女兒》,1904年作
- 《在阿勒山腳下》,1904年作
- 《春天裡》,1904年作
- 《太陽的魅力》,1905年作
- 《亞瑟峽谷中》,1905年作
- 《彗星》,1907年作
- 《山區的夜》,1907年作
- 《陰影中》,1908年作
- 《井》,1908年作
- 《鬣狗》,1909年作
- 《自畫像》蛋彩畫,1909年作
- 《水果店》,1910年作
- 《椰棗》蛋彩畫,1911年作
- 《早晨·綠山》,1912年作
- 《卡拉季花》,1914年作
- 《詩人察圖里亞納畫像》,1915年作
- 《沙米爾山》,1922年作
- 《埃里溫》,1923年作
- 《亞美尼亞山區》,1923年作
- 《亞美尼亞》,1923年作
- 《亞美尼亞山區》,1923年作
- 《雜色風景》,1924年作
- 《瞪羚》,1926年作
- 《到了春天》,1926年作
- 《建築師塔馬尼揚畫像》,1933年作
- 《亞美尼亞民間故事》插圖,1930年、1933年、1937年作
- 《山地景觀》,1942年作
- 《調色自畫像》,1942年作
- 《四月風景》,1944年作
- 《Bjni堡壘》,1946年作
- 《圖馬尼揚山區的集體農莊卡林季》,1952年作
- 《梨》,1957年作
- 《大地》,1969年作
- 《R.N.西蒙諾夫畫像》
- 《A.C.伊薩克揚畫像》
- 《鮮花和水果》
- 《阿勒山谷》
Remove ads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