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庫斯·呂佩茨
德国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庫斯·呂佩茨(德語:Markus Lüpertz,1941年4月25日—),是一位德國畫家、雕塑家、平面藝術家和作家。他以具有暗示力和原始紀念性的主題而著稱,在藝術作品中堅持以原型化的方式表達被呈現的對象,與格奧爾格·巴澤利茨,安塞爾姆·基弗等人一同被視作德國新表現主義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1][2]
生平
呂佩茨在1941年4月25日出生於納粹占領的捷克斯洛伐克賴希斯高蘇台德蘭(現在的捷克利貝雷茨)。1948年,呂佩茨一家搬到了西德萊茵蘭的雷特。
呂佩茨曾在克雷費爾德的工藝學校學習;之後短暫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學習,但沒有完成學業。從1961年開始,呂佩茨在杜塞爾多夫作為自由藝術家工作。他曾短暫加入法國外籍軍團,後來逃亡至西柏林,以避免服兵役,並在那裡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他與1965年與其他藝術家一起創立了格羅斯戈斯琴畫廊。[3]1974年,他獲得了德國評論家協會獎,並在同年組織了第一屆柏林雙年展。1975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9 × 9》。[4]1974年至1986年,他擔任了卡爾斯魯厄美術學院繪畫教授職位。1986年,呂佩茨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獲得教授職位,並於1988年被任命為校長;他領導了這所德國藝術學院超過20年。[5][6]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