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拉柏特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拉柏特环形山
Remove ads

馬拉柏特環形山(Malapert)是位於月球正面南極一座古老的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2],其名稱取自十六世紀比利時耶穌會牧師作家天文學家夏爾·馬拉貝英語Charles Malapert(Charles Malapert,1581年-1630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事实速览 馬拉柏特環形山, 坐標 ...

描述

Thumb
根據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紅外線輻射計所測量的熱輻射數據構建的月球表面圖。

該隕坑西側靠近卡比厄斯環形山、東北毗鄰斯科特環形山諾畢爾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側、東南偏南和南面則分別坐落了舒梅克環形山霍沃思環形山[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83.94°S 19.83°E / -83.94; 19.83,直徑72.38公里[4],深度2.77公里[5]

馬拉柏特環形山外觀呈多邊形狀,坑壁已變成一圈環坑底的不規則山峰,西側壁坐落了一座無名的撞擊坑,沿東南側坑也覆蓋了一些小隕坑,而西南壁則構成了一道大致呈東西延伸,高約5000米的巍峨山嶺-被非正式地稱作"馬拉柏特山"(有時稱為"馬拉柏特阿爾法"),該山嶺的頂峰幾乎完全坐落在0°經線上,而另一側則隱沒於陰影之中。隕坑坑底較為崎嶇,分布着很多山丘,由於靠近南極,太陽照射的角度非常低,使該隕坑內部分地區幾乎永久籠罩在黑暗中,難以進行觀察。

有部分資料誤認為馬拉柏特山是一座一直處於太陽照耀下的永晝峰,然而,從計算止2020年的數據顯示[6],馬拉柏特山 M1峰點(月面坐標86.04°S 2.7°E / -86.04; 2.7)在一個月球年中,平均光照天數占比為74%(最小56%,最大95%);另一峰點 M2(月面坐標86.00°S 2.9°E / -86.00; 2.9)的平均光照天數占比超過74%(最小58%,最大90%)。

Remove ads

任務與計劃

馬拉柏特山曾被提議作為月球南極探索時與地球進行聯繫的通信轉發點。另外,山背面屬於無線電信號屏蔽區,能完全消除來自地球的電磁干擾,是一處安裝射電望遠鏡的理想之地。

2013年7月,美國私人航天公司月球快遞宣布了一項計劃在2018年後開展的探索任務詳情。旨在月球馬拉柏特環形山所選擇的地點[7]安裝二座直徑2米(6.7英尺)的太空望遠鏡,包括一座射電望遠鏡和一座光學望遠鏡[8]。在任務公布的前一年,就已與國際月球觀察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開始了具體設計[9]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馬拉柏特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的中心點旁。

Thumb
LAC-137與LAC-144組合圖.
更多信息 馬拉柏特, 緯度 ...

圖像

月球與行星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空間資源圓桌會議上,庫珀(B.L. Cooper)作了有關高入射角光照下反光地形成像難度的報告[10],不過,她的報告中反映,馬拉柏特山地區的成像情況較好。

流行文化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英國科幻電視連續劇《太空:1999》中,阿爾法月球基地的位置就是馬拉柏特環形山[11]

另請參閱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