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山下的花環

谢晋1984指导的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山下的花环
Remove ads

高山下的花環》(香港上映用名《衛國軍魂[1])是1984年上映,改編自李存葆同名中篇小說的中國大陸電影,故事講述了一個解放軍邊防連隊在中越戰爭的戰前、戰中和戰後的經歷。

Thumb
電影海報

主要登場人物

  • 趙蒙生:高幹子弟。為了調動工作,才到九連當指導員。對他這種依靠關係的「空降」做法,連長梁三喜儘量遷就,而靳開來直接表示不屑和反感。沒成想戰爭讓這場權宜調動「假戲成真」,直接變成戰場赴死的風險。其母把求情電話打到雷軍長的指揮所,要求調走趙,不料軍長堅決不買賬,公開斥責這種屬於「臨陣脫逃」。恥辱激發了趙蒙生為了維護其尊嚴而走上戰場。受到戰爭洗禮的趙蒙生,最終得以全身而退並立功,獲得調令卻主動決定留在九連。
  • 梁三喜:九連連長,來自沂蒙山區的農家子弟,是家中唯一的男勞力。梁三喜的大哥為革命犧牲,二哥死於文革。父親在文革中致病,家庭因此貧困。梁在越南身先士卒,中彈犧牲,至死惦念着欠連隊和戰友的賬。
  • 靳開來:九連老兵,排長,軍事素質過硬(喜愛穿着印有「優秀射手」字樣的獎品背心),因耿直被認為愛發牢騷而不受重用,戰前一直要求轉業。開戰才被提升為副連長,在為九連解決采水問題時觸雷犧牲。因生前的「作風問題」及死因不屬於官方承認的戰鬥行動,至死沒有獲得正式的「立功」。知曉實際情況的戰友特別是趙蒙生,對靳所受的待遇感到不公。
  • 雷震:九連所在的軍長,久經沙場的老將,與趙蒙生家族有歷史淵源。在國共內戰期間曾被時任衛生員的趙母所救,其後曾任趙父的警衛員。
  • 雷凱華:外號「小北京」,作為戰鬥骨幹被調入九連的補充兵,愛好研究軍事理論,有志於當元帥,戰鬥中嘗試發射「八二無」摧毀越軍碉堡,但因接連兩發臭彈(據梁三喜根據炮彈生產時間的推斷,是「批林批孔」運動導致劣質品流入部隊)而犧牲。死後眾人才發覺其身份是雷軍長的兒子。
Remove ads

製作

影片製作之前,已有十幾部改編自《高山下的花環》的話劇問世。導演謝晉派人去觀看了所有的改編話劇,並列出了飾演每個角色最好的演員[2]。謝晉選擇了很多當時不為人所熟悉的演員,如呂曉禾、何偉,而他們都憑此片獲獎[2]。謝晉選擇唐國強出演,並在拍攝中鼓勵他改變自己的形象。李默然曾有意飾演軍長,但是謝晉選擇了童超[2]。謝晉鼓勵演員突破了以往同類電影在描繪角色犧牲等橋段時的程式化表達[3]

影片在雲南拍攝,多兵種部隊協助了影片的拍攝[4]。片中部分壕溝戰的鏡頭在真實戰場挖掘的壕溝中拍攝,攝製組有時距離越軍不到2公里,處在越軍高地的視線範圍內[2][5]。攝製組有時需要搶在中越兩軍戰鬥的間隙進行拍攝[2]。有時演員在結束拍攝返回途中,因其依然身着演出服裝,會被路過的當地居民誤以為他們是剛從前線上負傷下來的戰士[6]。一些協助了影片拍攝的軍人在後來的對越作戰中陸續犧牲[6]

製作人員

  • 導演:謝晉
  • 副導演:武珍年
  • 編劇:李准李存葆
  • 編輯:丁玉玲
  • 攝影:盧俊福沈傑朱永德
  • 副攝影:周福星
  • 美術:仲永清
  • 副美術:邱源
  • 作曲:葛炎
  • 錄音:朱偉剛
  • 剪輯:周鼎文
  • 化妝:沈克強、洪美娟
  • 照明:周學銀
  • 置景:徐美忠、陳世成
  • 繪景:林福增、張元鼎
  • 服裝:林福源
  • 道具:徐國梁
  • 煙火:葉毛根、錢建成
  • 泥塑:郭仁萍
  • 擬音:過敏
  • 演奏:上海電影樂團
  • 指揮:王永吉

主要演員

  • 呂曉禾  飾演:梁三喜
  • 唐國強  飾演:趙蒙生
  • 何 偉  飾演:靳開來
  • 童 超  飾演:雷 震
  • 蓋 克  飾演:韓玉秀
  • 王玉梅  飾演:梁大娘
  • 劉燕生  飾演:吳 爽
  • 斯琴高娃 飾演:楊改花
  • 倪大宏  飾演:段雨國
  • 何 毅  飾演:金小柱
  • 石 磊  飾演:雷凱華
  • 李丹軍  飾演:炊事班長
  • 賈玉蘭  飾演:柳 嵐  
  • 管宗祥  飾演:金彥中
  • 李振平  飾演:一班長
  • 胡宗琪  飾演:高幹事
  • 洪 軍  飾演:一排長

獲獎情況

發行

家庭影碟

碟影傳媒於2023年08月17日限量發行了該片的收藏版藍光。包含修復後完整正片,副導演武珍年和電影學者石川評論音軌。收錄了製作成員和影評人的相關訪談,電影書冊,電影台本,明信片,海報及剪報[7]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