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大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大節[參1](?—1676年),又作大傑得捷得傑[參2],明末清初軍事人物,為平西王吳三桂麾下驍將,通曉軍事,在清軍中歷任副都統等職,因從征緬甸有功被康熙帝授予二等男。吳三桂舉兵反清後,高大節攻占了江西重鎮吉安,又以少擊多,數次擊敗大將軍岳樂喇布為首的清軍。大節因與部將韓大任不合,最終憂鬱成疾而死。

事实速览 高大節, 出生 ...

生平

高大節通曉軍事,為吳三桂麾下驍將,跟隨其參與了平定南明的戰爭[參2]。1647年,經吳三桂奏請,順治帝授予高大節參將二等甲喇章京世職[參3]。1660年,吳三桂改革軍制,設援剿四鎮等,順治帝又允許吳部增設副都統職缺六員,高大節為其中之一[參4]。1662年,永曆帝被緬王莽白移交給吳三桂,高大節作為接收方將永曆帝從船上背走。永曆帝本以為是李定國下屬,問起他的名字,大節回應,「臣是平西王前鋒高大節」[參5]。1664年,貴州水西土司頭目安坤反,高大節率部進駐大方參與平叛[參6]。1672年,康熙帝敘征緬甸之功,高大節進爵二等男[參7]

1673年,吳三桂舉兵反清,數月間即獲得華南六省之地,並以湖南為軍事大本營。1676年二月,吳三桂趁清軍主力集中進攻萍鄉袁州,派遣將軍高大節率部數萬出醴陵趁虛而入攻打吉安,僅用數日便將其吉安攻占[參8]。高大節以部將韓大任守城,然後自率四千兵,由吉安向北襲擊新喻、高安一線,險些將岳樂歸路阻斷[參9]。而簡親王喇布則不得不率部撤至廣信[參10]。吉安是通向贛州和湖南東部各地之要道,清軍丟失吉安即失去了從江西進入廣東福建的必經之路,因此康熙帝聽聞此敗非常震驚,下旨嚴厲申斥江西清軍諸將,令奪回吉安[參11]。岳樂、喇布遂率重兵猛攻吉安,高大節堅守與騷擾相結合,至六月,清軍仍不能克[參12]。期間高大節多次出奇兵擊敗岳樂、喇布所部,其中一次,僅率百餘騎殺敗清軍[參13]。然而,高大節與部將韓大任不睦。韓大任為巴結權貴,將原清廷吉安守將色勒遺留下來的萬兩黃金密獻胡國柱,高大節因此銜恨大任出賣自己[參13]。不久,韓大任升為揚威將軍,與高大節平級。大節因此深感受辱,憂鬱成疾,不久病死于吉安[參13]。大節死後,韓大任獨掌兵權卻不敢出城與戰,吉安最終被清軍攻克[參1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