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木村 (植物分類學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木村(1925年—2006年),台北市景美人,長期任職(1947年-1990年)於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的技正。有「認識臺灣植物最多的人」之稱[1]。
生平
1925年出生[2]。
1941年,16歲,進入當時的台北帝國大學植物學教室第二講座(植物生理學)擔任雜役夫,月薪15圓[2]。
1945年,被日軍徵召,入伍擔任第三期海軍志願兵[2]。戰後日本戰敗,高木村回到台北,後來受僱於日比野信一教授(第二講座)。
1947年,在當時的於景讓教授要求[2]下,進入當時剛由國民政府接收的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1] 在標本館裡的工作,主要為繁雜的標本採集、整理、乾燥、製作標簽、鑑定標本、貼製、歸檔等等,長年工作下來,成為辨識植物的專家,並被後學者敬稱為「認識臺灣植物最多的人[1] 」
1957年,美籍植物分類學者棣慕華訪問標本館,初由高木村接待,安排棣慕華的查看標本事誼,後來告知當時植物系主任沈毓鳳,棣慕華稍後於台大植物系兼任教授。
標本館在日治時代便整理出一批疏散標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送往龜山島安置,戰後再送回台大植物標本館,高木村當時便參與了這些次的標本運送任務。後來的疏散標本亦迭有更新與整理,高木村亦都有參與。
曾前往蘭嶼採集達數十次之多[3],首次前往蘭嶼即參加由救國團舉辦的學術採集隊,成員主要是動物植物地質昆蟲森林等相關學者,在植物方面的專家有劉棠瑞、廖日京、耿煊、林榮顏等人[3] 。
1990年,自標本館退休。退休後仍照常到標本館協助標本的處理,尤以幫忙為各界送來的標本鑑定最為人樂道。2006年,在台北去世。
Remove ads
與高木村有關的植物
- 密花苣苔 (Epithema taiwanensis S. S. Ying var. fasciculata (C. B. Clarke) Z. Y. Li & M. T. Kao,苦苣苔科)[4]
- 大井氏燈心草 (Juncus ohwianus M. T. Kao,燈心草科)[5]
以下的學名多是感念採集者之貢獻,分類學者在發表新學名時,便以高木村(之姓氏,拉丁化為"kaoi")以資紀念。
貢獻
1975年-1978年,在《臺灣植物誌》(Flora of Taiwan)裡,撰寫了包括莧科(第二卷[8]),虎耳草科、繖形科(第三卷[9]),蘿藦科、桔梗科、苦苣苔科、報春花科、敗醬科(第四卷[10]),燈心草科、芭蕉科(第五卷[11])等等。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出版時(1993年之後),高木村已退休,仍參與了部份上述科別的訂正與撰寫。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