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等小學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等小學校
Remove ads

高等小學校(日語:高等小学校高等小學校󠄁こうとうしょうがっこう kōtō shōgakkō,英語:higher elementary school)是大日本帝國明治維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存在的教育機構名稱,為小學校的一種,屬於後期初等教育及前期中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尋常小學校相反。

Thumb
舊冰上郡各町村組合立高等小學校(建於明治時期)

簡稱高等科(こうとうか)或高小(こうしょう)。相當於現在國中的一、二年級。

由於小學校令及小學校為日本人所適用之法令及教育機構,而臺灣漢人的相對應機構為公學校臺灣原住民則為蕃人公學校,直至後來《國民學校令》的頒布,便將前面的所有教育機構統一改稱為國民學校

歷史

  • 1886年(明治19年)4月9日——依據第一次《小學校令》的公布,設立了尋常小學校(修業年限4年)和高等小學校(修業年限4年)。
    • 尋常小學校的4年就讀時間被規定為義務教育,而在尋常小學校畢業後可再就讀4年的高等小學校則不屬於義務教育。
    • 高等小學校的入學年齡為10歲,修業至14歲時畢業。
    • 高等小學校的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被限制在60人以下。
    • 學校經費主要來自學生的學費和捐款,如有不足,則可由區町村會議決議,從區町村經費中補足。
  • 1890年(明治23年)10月7日 - 依據第二次《 小學校令》的公布,高等小學校的修業年限可調整為2年3年4年
  • 1900年(明治33年)8月20日 - 依據第三次《小學校令》的公布,高等小學的修業年限改為2年4年
    • 當時曾有將義務教育年限從4年延長至6年的計劃,但因時機尚未成熟而未實施。然而,為了將來實施延長,政府鼓勵尋常小學校與其附設修業年限為2年的高等小學校合併,形成尋常高等小學校,並推動其普及。
    • 在這個時期,由於尋常小學校屬於義務教育的關係,因此原則上規定免除學費,使其免費化,但高等小學仍然收取學費。
  • 1907年(明治40年)3月21日 - 依據《小學校令》的部分修訂,在文部次官澤柳政太郎的推動下,義務教育年限(即尋常小學的修業年限)從4年延長至6年。
    • 為了使尋常高等小學校(尋常小學校4年+高等小學校2年,共6年)能在全國普及,故採取以下措施:
      1. 舊高等小學校的1、2年級被納入尋常小學校的新5、6年級。
      2. 而高等小學校的修業年限則變更為2年(原高等小學校3、4年改為新制的高等小學校1、2年)。
  • 1941年(昭和16年)4月1日 - 隨著《國民學校令》的施行,高等小學校被改組為國民學校高等科高等小學校正式消失。
  • 1944年(昭和19年)2月16日 - 由於戰時的緊急措施,原計劃於同年4月開始實施的國民學校高等科義務化,以及義務教育年限從6年延長至8年的計劃被延期。
  • 1947年(昭和22年)4月1日 - 隨著學制改革(實施六三制),原延期的義務教育年限延長正式實施,國民學校高等科改組為新制中學校。高等科1年級修了者被編入新制中學校2年級,高等科2年級修了者若希望繼續就讀的話則被編入新制中學校3年級。
Remove ads

日本與台灣學制對照

更多信息 就讀時的年齡 (結束時的年齡), 日本學制 ...
Remove ads

1941年改制前夕小學校列表

更多信息 #, 小學校名稱 (分教場僅列最後名稱)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 小學校名稱 (分教場僅列最後名稱)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 小學校名稱 (分教場僅列最後名稱)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 小學校名稱 (分教場僅列最後名稱)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 小學校名稱 (分教場僅列最後名稱)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 小學校名稱 (分教場僅列最後名稱) ...
更多信息 #, 小學校名稱 (分教場僅列最後名稱)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 小學校名稱 (分教場僅列最後名稱) ...

1941年改制前已廢止小學校列表

更多信息 #, 小學校名稱 (分教場僅列最後名稱) ...

相關主題

參考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