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魏光燾故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魏光燾故居,又作魏午莊故居,位於中國湖南省隆回縣,是晚清原陝甘總督、雲貴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魏光燾生長的地方,於2002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嘉慶末年,魏光燾故居始建[1]。咸豐年間,魏光燾為官後逐步增建[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故居一部分被改作金潭中學,剩餘部分給23戶貧農、僱農[3]。1955年,故居後正屋毀於火災。2018年,省縣共出資80萬對故居進行搶救修繕。[2]2022年,縣政府募捐350萬元,回收故居產權,騰退故居內33戶住戶。2023年,縣文物局從上級申請到400餘萬元對故居保護修繕。[4]2024年4月24日,魏光燾故居暨生平事跡陳列館開館[5]。2024年10月19日,魏光燾曾外孫、畫家李自健捐贈魏光燾塑像一尊[6]。
1982年3月,魏午莊故居被公布為隆回縣文物保護單位[4]。2002年,魏午莊故居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7]。2024年,增補魏光燾墓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為魏午莊故居及墓[8]。
建築規制
故居占地面積6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24平方米,依山而建,東鄰金水,坐西面東,前低後高,左右對稱。故居為磚木結構,前後四重,屋頂為歇山或懸山,覆小青瓦,窗花等雕刻有鳥獸花草。院前開三門,正中槽門,左右牌坊式側門。房屋原有100餘間,今存40餘間。[1][9][10]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