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魏釗 (北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魏釗(?—?),字顯義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省晉州市)人,出自鉅鹿魏氏西祖,北魏官員。

生平

魏釗原名顯義,字弘理,魏孝文帝元宏賜名釗,仍命魏釗以顯義為字。魏釗性格高雅辯才傑出,博覽群書,有用世的才幹,同時具備文才和武略的資質,在梁、楚、淮、泗之間很有名。魏孝文帝南征,聽說後召見魏釗,魏釗到來後,魏孝文帝和他談話非常高興。魏孝文帝對魏釗說:「今日我此次行動,是你建立功勳的時候,努力吧,不要擔心得不到富貴。」魏孝文帝任命魏釗出任內都直,侍衛左右。魏軍抵達淮南,各地的城池沒有被攻占也沒有來投降的。魏釗預算是進前獻計說:「陛下率領百萬大軍,如同風行電掃,攻占城池,所到之處無人敢上前對敵,即使有智慧的人也無計可施。然而大軍駐紮在淮南已經很多日子了,義陽各城還敢抵禦死守,這不是不怕滅亡,是自認為一定可以保全城池。但是陛下的士兵果勇精銳,殺人掠奪的還很多,人們都畏懼威力,還沒有受到恩惠,擔心一旦降服,妻子兒女無法保全,所以遲疑不決,不肯現行發動。臣請求乘機進入城內,去見城中的豪強大族,宣稱聖上心意,向他們展示誠實信義,他們必定會老幼相隨,到您面前自縛請罪。陛下再選拔其中的英傑人才,因才委任他們官職,其他各個城池可以不勞動軍隊而自然平定。」魏孝文帝非常高興的說:「之所以召你你來,原本就是為了這事啊。你今天說的,正符合我的意願。」魏釗於是夜入城中,向城中人表明危亡的日子,開示保全生命的道路,城中老幼喜悅,第二天早上就打開城門出來投降。從此向南進軍,各地看見魏軍一到就誠心歸服,魏孝文帝對魏釗說:「你一席話,勝過十萬軍隊。宣揚我的誠信恩義,傳播於四方,實在是你一人之力。」魏孝文帝當即任命魏釗出任義陽郡太守、陵江將軍。魏孝文帝又命令魏釗與各路將領率領士兵討伐攻襲,和魏釗對敵的人沒有不被擊敗的,軍中佩服魏釗的勇敢。魏孝文帝更加高興,對大臣們說:「中原的士大夫,我都提拔完了,文武膽略的才幹,沒有像魏釗這樣的。」魏孝文帝又加授魏釗建忠將軍,追贈魏釗父親魏處為順州刺史。當時北魏準備進攻江東,正要大力重用魏釗,魏釗遇上風痛病發作,魏孝文帝多次派醫送藥,魏釗竟然沒有病癒康復,死時虛歲六十四[1]

Remove ads

其他

中華書局版《北史》的校勘記指出,《北史》魏釗傳紀中魏釗是受到魏世祖賜名,而《通志·卷一五0》魏釗是受到魏孝文帝賜名。《北史》的體例稱呼帝王用諡號,魏釗傳此處卻用廟號,與《北史》的慣例不一致。而且北魏世祖諡號太武,北魏高祖才諡號孝文。據《北史》下文寫到世祖徵召魏釗從軍南伐,說服義陽(今河南信陽附近),考察北魏時期親自率軍南伐的,只有太武帝、孝文帝兩位皇帝。太武帝於太平真君十一年四路進攻劉宋,直到瓜步,但沒有進攻義陽的記載。孝文帝於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南伐,一路由劉昶率領進攻義陽,到二十二年,又遣王肅進攻義陽,那麼魏釗遊說義陽,應當在孝文帝時期。《北史》下文又提到魏釗之子魏彥為趙郡王元干徵辟開府參軍,那麼魏釗也不得早在太武帝時期,因此懷疑通志所記「孝文」是正確的版本。《魏書》沒有魏釗傳,《北史》應當是根據魏徵家傳補上,這些內容言談虛誇,不可盡信[2]

家庭

父親

  • 魏處,北魏追贈順州刺史

子女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