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魯庫娜聖物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魯庫娜聖物箱,(Rukhuna 或 Rukhana reliquary)有時被稱為巴焦爾聖物箱銘文(Bajaur reliquary inscription),是塞種人聖物箱,它在公元16年時被一位名為魯庫娜的王后所供奉著,魯庫娜她是印度-塞種阿帕拉卡王國(Apracharajas)國王維傑亞米特拉(Vijayamitra)的王后。聖物箱中銘文在2005年時由學者薩洛蒙(Richard G. Salomon)透過照片發表公布[1],銘文中提到三種紀年方式,幫助學術界釐清北印度紀年方式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確定了耶槃那紀年比阿澤斯紀年(Azes era)早128年的關聯[2][3]。
銘文
這段銘文對於這時期紀年方式的釐清非常有幫助,銘文為[4][5][6]:
在銘文中的臾那人為希臘人,即耶槃那紀年。原文中明確提到耶槃那紀年和阿澤斯紀年以及其年份數字,可以得到兩種紀年之間的相對關聯,確定了耶槃那紀年比阿澤斯紀年早128年。同時因為銘文中提到該年是國王維傑亞米特拉統治的第27年,因此也可以斷定他是從公元前12年開始統治,幫助學術界釐清印度-塞種王國年表有很大幫助。銘文也說明印度-塞種王國受希臘文化影響,佉盧文原文中英德拉瓦曼的官稱是strategeṇa,這詞很可能來自古希臘文中的將軍(Strategos)。另外,王后魯庫娜和國王維傑亞米特拉奉獻等行為,很可能他們都皈依了佛教。
在2005年時由學者薩洛蒙發表後,學術界幾乎一致接受魯庫娜聖物箱和銘文的真實性,僅有學者傑拉德·福斯曼(Gérard Fussman)提出異議[10]。
Remove ads
其他類似的聖物箱
-
在比馬蘭舍利盒(Bimaran casket)中,銘文是刻在外部而不是在內部。
-
從阿伊-哈努姆遺址中,在神殿內聖所壁龕出土的石制容器(pyxis),前三世紀-前二世紀文物.[11]
注腳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