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鮮奶撻
南非甜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鮮奶撻(阿非利卡語:Melktert)是一種源自南非的酥皮西式餡餅。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指餡料外露之西式餡餅。[1]

在港澳,鮮奶撻又簡稱奶撻,但這詞亦可用作俗語,意為糟糕。
歷史
鮮奶塔最早能追溯至羅馬帝國時代以蛋、奶製作的食物,並在往後的歐洲演變成各式蛋塔。在中世紀時,廚師在齋戒時會以杏仁奶、肉桂製作以規避時不得食用乳製品的規定。[2]
16世紀的荷蘭,當時它被稱為Mattentaart,收錄於首本荷語印刷食譜Een notabel boecxken van cokeryen中,並在荷蘭帝國時期殖民好望角時傳入現今的南非。[3][4]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52年在開普敦成立,開普敦成為歐洲-亞洲貿易航線的中繼站,香料因此進入該地。當地人將肉桂等香料加上殖民地出產的牛奶製成牛奶塔[5]。
鮮奶撻在南非流傳已久,是極為常見的國民甜點,在校園、教堂、家庭中隨處可見。[6]
在Weg!雜誌的發起下,南非民間自2013年起會於每年2月27日舉辦「全國牛奶塔日」(National Milk Tart Day),並與食品公司合作,以選拔賽選出全國最好吃的牛奶塔。[7]
Remove ads
食譜
鮮奶撻有著各式不同的變形食譜,在荷蘭的食譜中會加入杏仁奶,而現今則以杏仁精取代。[2][3][6]
主要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牛奶、麵粉混合而成之卡士達餡料,卡士達餡料的比例不一,但通常牛奶與雞蛋的比例較葡式蛋撻高。[3]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