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鰹節蟲科
甲蟲的一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鰹節蟲科(Dermestidae),又稱皮蠹科,為鞘翅目昆蟲下的一科。本科在全世界有將近 500~700 個成員,身長大多在 1~12 毫米。橢圓的身型以及葉狀墊是其成蟲的診斷特徵;其棒狀的觸角嵌入在頭部的凹槽內,腿節也鑲在腿部基節的凹槽中。其幼蟲與金龜科的幼蟲相似,也具有剛毛[1]。
鰹節蟲的食性相當廣泛,大部分的屬具有食腐性,例如花粉、皮屑、動物毛髮以及植物纖維。有些被發現於動物巢穴,像是哺乳類、鳥類、蜂等動物的巢;本科中紅點螵蛸鰹節蟲屬(Thaumaglossa)僅在螳螂的螵蛸中被發現,而斑皮蠹屬(Trogoderma)則為穀物害蟲。
本科的一些成員是法醫昆蟲學中的要角,因為牠們有著分解屍體來獲取養分的習性,所以有助於刑案鑑識;有些成員損壞住家或商品中含有天然纖維的物件,所以在城市昆蟲學中則被定義為害蟲,牠們又被稱為「bow bugs」,顧名思義牠們會侵擾小提琴的琴盒並取食弓毛,對該物造成危害。
Remove ads
古生物學
2017 年,以時為廣州中山大學的博士生鄧從雙為首,以及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組成的跨國科研團隊在內蒙古寧城縣山頭鄉道虎溝村的道虎溝化石層生物群(九龍山組,中侏羅統,約1.65億年前)發現了已知最早的化石鰹節蟲。本種可歸類於鰹節蟲亞科(Dermestinae),獨立自成一族──似鰹節蟲族(Paradermestini),新種被命名為侏羅似鰹節蟲(Paradermestes jurassicus Deng, Ślipiński, Ren & Pang, 2017)。這是鰹節蟲科已知年代最早的化石紀錄,且印證了本科類群的確已誕生於侏羅紀中期。這項研究成果刊載於《波蘭動物學報》(Annales Zoologici)[3]。
圖像
-
火腿皮蠹(Dermestes lardarius)的幼蟲。
-
遭鰹節蟲啃噬的番茄天蛾(Manduca quinquemaculata)標本。
-
姬圓鰹節蟲(Anthrenus verbasci)的幼蟲
-
姬圓鰹節蟲(Anthrenus verbasci)幼蟲及其糞便、舊皮。
-
遭鰹節蟲啃噬的 Sceliphron destillatorius 標本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