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鳥嘴潭人工湖
台灣南投縣草屯鎮的人工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鳥嘴潭人工湖,是位於中華民國(臺灣)的一座人工湖,位於南投縣草屯鎮烏溪旁,緊鄰國道六號。經濟部水利署斥資新台幣202億元興建的人工湖泊。整項計畫目標是完成6座可蓄水的湖泊,鳥嘴潭完工後每日供水量可達25萬噸,最多每日提供100萬人用水。該潭可減少彰化地下水使用,改善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問題,並穩定區域供水,更力拚打造成為生態公園,讓鳥嘴潭助攻地方發展。該潭堪稱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儲水建造工程。該人工湖名起源於,人工湖上游北側一深潭區,於清領時期為往返烏溪南北岸交易之渡船位址,當地稱之為鳥嘴潭,因此以歷史傳承意義以「鳥嘴潭」做為人工湖之命名。
![]() |
所有水庫築壩後,蓄水範圍都會成為人工湖,鳥嘴潭則是經濟部水利署首個以「人工湖」定義命名的儲水工程,工程設計類似高雄澄清湖水庫和桃園中莊調整池,不是透過築高壩蓄水,而是向下挖坑蓄水。
Remove ads
簡介
這座人工湖取烏溪地表水,興建計畫自西元2015年(民國104年)獲行政院核定,歷經用地取得、環評關卡,湖區於2019年8月開工,預計設6座湖區,共分成4個工程,湖區工程、管理中心新建工程、平林二號堤防工程、引水設施工程,第一期計畫定於2022年完工,完成A'、A及B三個湖區有效庫容合計350萬立方公尺,相關攔河堰、取引水設施、淨供水設施完成後,每日可提供9萬噸水量;第二期2024年完工,完成全部六個湖區有效庫容合計1,450萬立方公尺[4][5][6],完工後將每天供應彰化縣21萬噸的民生用水[7],及在地的草屯鎮4萬噸用水[8]。並期減緩地層下陷、穩定區域供水、人工湖環境營造。目前最靠近管理中心的A、B湖區已開始供水,每天供水量約4萬噸,11月將完成第一階段每日供水9萬噸目標。
在興建人工湖之前,雲林、南彰化供水來自湖山水庫、集集攔河堰,北彰化則仰賴鯉魚潭與石岡壩聯合運用,但供給量仍不足,必須仰賴地下水,地層下陷危機四伏,經濟部水利署因此提出「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暨行動計畫」,鳥嘴潭扛下重大責任。
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曾於2022年4月來鳥嘴潭工地視察,除非常關注人工湖進度,特別指示樹木要多種、提早種,反觀一般工程都是主工程接近完工才會開始種樹,凸顯鳥嘴潭成為生態公園的企圖心。
Remove ads
水質疑慮
在設計期間,就因為鳥嘴潭距離交流道旁的草屯垃圾掩埋場不遠,衍生供水水質疑慮。不過,人工湖配合地形為東西向,地下水則是南北流向,6個湖區都有建置截水牆,可阻隔地下水流入湖區,避免水質受到影響。
撇除水質問題,民眾對此處存在垃圾堆置與臭味也有抗拒心理,因此,早在水利署辦理「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第一次修正時,就特別編列3億元經費,順便補助環保署處理垃圾場移除清運,核定工程總經費從199億元調整成202億元,環保署預計民國112年底(2023年底)完成所有垃圾場封場工作[9]。
友善生態
其中引水工程也有「友善生態」巧思,過去興建的攔河堰較高,造成蓋堰後堰址上下游高差過大,不利魚類上溯,因此現在鳥嘴潭引水工程的攔河堰以貼近原來河床高程方式設計,除減少生態環境變動,更適合魚類利用;另設計近自然魚道、瀑布式魚道兩種不同類型的魚道,提供給不同泳速的魚種使用。
陸域生態也不能忽視,鳥嘴潭附近是石虎重要棲地,工程期間保護措施包含設置120公分高的護欄,還要有摺角讓牠們跳不過來,也打造專屬石虎的地下生態廊道,大型水泥管貫穿工區和烏溪之間,雙管齊下避免石虎闖進施工便道釀路殺悲劇。生態廊道頗受小動物青睞,紅外線照相機時常捕捉到石虎優雅通過,連白鼻心也會到此一遊[9]。
週邊景點
各湖區開發規模
鳥嘴潭人工湖共計設有七個湖區,數據如下: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