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鳳林五聖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根據〈五聖宮沿革〉記載:相傳於1940年代,鳳林鎮民簡阿財、許進寶、童土生、童豐年等人,因故求問於花蓮市十六股地區之五顯大帝神壇,獲得神諭指示而恭請大帝神像回鄉奉祀,初祀於簡阿財自宅。[1]
民國三十五年台灣光復之初,地方請示神意開始降鸞問事,由簡阿財與許進寶為擔任神乩與文生;後因辦事屢有驗績傳頌於鄉里之間,積極迎請大帝神像蒞自宅問事,形成輪祀。[2]
民國八十二年,初搭建一小型鐵皮神宮,另新塑五顯大帝。並正式定名為「五聖宮」。[3]民國一百零一年,新廟正式落成並舉行入火安座大典。[4]
祀神
- 主祀:五顯大帝,分為大帝、二帝、三帝、四帝、五帝,五位為五兄弟,神像面部無蓄鬍,膚色各異:有金面、青面、黑面之膚色差異;手持金磚法寶,或持節鞭、令牌等若干法器。[5]
軼事
2016年鳳林五聖宮為慶祝「安龍謝土」大典,迎請鳳林鎮中美路福德祠的土地公至五聖宮作客,並隨同出巡繞境,僅留下土地婆獨守小廟;不知情的鎮民驚覺有異打電話報警,後來證實是烏龍一場。
五聖宮廟方後續也特別寫了一張紅字條:「土地公去五聖宮作客」,貼在福德祠門口公告信眾,使信眾安心。[6]
外部連結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