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雞山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雞山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台州市玉環市下轄的一個鄉[1]。

沿革
雞山鄉在玉環市東南部海中,由雞山、洋嶼、披山、大鹿等20餘個島嶼組成,東、南為大海,北與干江鎮遙相對。因鄉所駐於雞山島得名(原名雞冠山、雞臍山)。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境內小鹿島上置有小鹿寨,元、明朝時設小鹿巡檢司。清雍正年間,稱雞冠山、長嶼,設有長嶼汛。民國十八年(1929年),設雞冠山村。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玉環縣改制,成立雞山鄉,隸屬於玉環縣第三區[2]。
1953年5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60師政委汪大銘、參謀長王坤和海軍溫台巡防區主任兼巡防艇大隊長陳雪光共同指揮,對雞冠山與大鹿山發起進攻。之後公安17師50團3營和縣公安大隊兩個連登上雞山、洋嶼;60師179團1營登錄大鹿山,國軍全軍覆滅(53死、176被俘)。6月9日,解放軍在大鹿岩洞俘虜江浙人民反共突擊軍24縱司令何卓權、副司令徐志祥等人。6月19日晚,胡宗南率領1,600餘人強攻小鹿島的解放軍守軍,解放軍的三個排(50團2個排、60師1個排)與胡宗南部激戰36小時,最終胡宗南部撤退。之後中共玉環縣派顏志中等人在島內從事黨建工作,並成功建立村政權、組織漁民恢復出海捕魚[3]。1956年,重建雞山鄉。1958年,撤鄉改屬坎門公社。1961年,析設雞山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7年3月17日,雞山鄉劃出洋嶼村另建新洋鄉[4]。1992年5月,撤銷新洋鄉(轄洋嶼、前草嶼、後草嶼等[5])、披山鄉(轄披山島、小披山島、大洞精島、大北礁、上浪擋等[5]),轄地併入雞山鄉[6]。
Remove ads
經濟與旅遊
雞山鄉周圍海域為披山漁場,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墨魚和帶魚,但漁業資源在1980年後開始逐漸衰退[7]。此外還有魚粉廠、水產加工廠、工藝晶廠、編織品廠等[8]。旅遊業有雞山島旅遊景區、大鹿島海上森林公園等為旅遊勝地,其中大鹿島為國家級森林公園[9][10]。有班輪通楚門、坎門[11]。
在披山島上仍存有民國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建造的碉堡、戰壕和營房等軍事建築及設施,並較為密集。但大多碉堡在國軍撤離到台灣時被炸毀,現保存較好的有小沙頭碉堡、披山碉堡、披山老營房碉堡等[12]。
行政區劃
雞山鄉人民政府駐地雞北村[13],在城關鎮東南14公里、雞山島東北部。雞山鄉下轄六個村委會,有17自然村。以下村級行政區劃單位[14]:
雞南村、雞北村、洋嶼村、火車村、披山村和後岙村。
其轄區內的島嶼有:雞山島、園嶼島、大鹿山島、前山島、冬瓜嶼、老鷹嶼、半邊嶼、披山島、小披山島、大洞精島、大北礁、上浪擋、洋嶼、前草嶼、後草嶼等[15][5]。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