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克白 (蘇格蘭國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麦克白 (苏格兰国王)
Remove ads

麥克白塔德·麥克芬萊克中世紀蓋爾語:Mac Bethad mac Findlaích;蘇格蘭蓋爾語:MacBheatha mac Fhionnlaigh[1];1005年—1057年8月15日),英語化簡稱麥克白(Macbeth),綽號紅王(Rí Deircc[2]),是1040年直至逝世在位的蘇格蘭國王(亦被稱為阿爾巴國王,早年時成為莫瑞伯爵英語Earl of Moray),在位17年。

事实速览 麥克白王Mac Bethad mac Findlaích, 阿爾巴國王 ...

麥克白是蘇格蘭莫里地區貴族,身份可能相當於以後的公爵,其母親多納達(Donada)為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二世之女,故而他也有王室血統和王位繼承的可能。1020年,麥克白的父親在戰爭中喪生,麥克白接管了莫里地區的勢力。1034年,在位近30年的馬爾科姆二世去世,其外孫鄧肯一世繼位。鄧肯一世統治的最後幾年爭戰不斷,與境內外數個地方勢力發生過衝突,最開始沒有反對鄧肯一世繼承權的麥克白可能逐漸產生不滿。1040年,鄧肯一世率領軍隊進入莫里,雙方交戰,鄧肯一世被殺。

麥克白戰勝鄧肯一世後以王室後裔身份繼任蘇格蘭國王。國內可能有很多人不滿意這次繼位,不過他的統治也持續了17年。1052年以後,麥克白持續與英格蘭王國發生衝突,屢屢失利。1057年,鄧肯一世之子馬爾科姆為父報仇,在戰場上殺死或者重傷了麥克白。麥克白死後,養子盧拉赫繼位,不過數月後就被馬爾科姆謀殺。此後馬爾科姆繼位,是為馬爾科姆三世。

麥克白這個歷史人物之所以出名,主要是由於威廉·莎士比亞的同名悲劇《麥克白》。不過在戲劇中,麥克白是謀權篡位的反面角色,而他在戰場上戰勝的鄧肯一世則成了垂垂老矣的國王。事實上,鄧肯死時年紀並不大,和同為馬爾科姆二世外孫的麥克白年齡相仿。

Remove ads

詞源

英語化的Macbeth,意為「生命之子」,從蓋爾語Mac Bethad(或是現代蓋爾語MacBheatha)演化而來。[3]儘管該詞有蓋爾語父名的特徵,但沒有任何親子關係的意思,恰恰相反,它帶有「義士」[3]或「虔誠的教徒」的含意。[4]另一種解釋是,該詞是意為「上帝的選民之一」的macc-bethad的變體的衍生。[3]

生平

邦君及首領

在1031年,克努特大帝來到北方,接受了馬爾科姆二世國王的投降,麥克白也向他倒戈:

……蘇格蘭人之王馬爾科姆向他投降,歸降者還有另外兩個王:麥克白和耶馬克……[5]

一些人把這件事看做是麥克白擁有權力的象徵,另一些人以麥克白和耶馬克同時在場,作為馬爾科姆是島嶼王國英語Lord of the Isles莫瑞英語Province of Moray最高領主的證明。[6]無論11世紀30年代初的事態真相如何,麥克白似乎更可能受在1034年11月25日於格拉姆斯英語Glamis逝世的阿爾巴國王馬爾科姆二世管制。似乎只有接近於同時代的原始資料《貝爾希安預言英語The Prophecy of Berchán》說馬爾科姆死於非命,稱此事為一場「弒親」,但沒有說出兇手的名字。[7]提爾尼的編年史僅僅說:

西歐的光榮、阿爾巴國王肯尼思之子馬爾科姆去世。[8]

在1034年11月30日,馬爾科姆二世的外孫鄧肯,似乎沒有受到反對,受擁戴為阿爾巴國王,是為鄧肯一世。在此之前,鄧肯似乎已經是王位繼承人(tánaise ríg),因此此事遠非選長制英語Tanistry中止,他獲得王位有時被認為是慣例照常進行的證明。在過往的繼承中,若干男性血親(rígdomna)捲入繼承衝突。[9]真正的鄧肯王在1034年是個年輕人,遠非威廉·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中垂垂老矣的鄧肯王,甚至在他於1040年死去時,還被評論為年輕。[10]

由於年輕,鄧肯早期的統治似乎平靜無事。根據《貝爾希安預言》將他描述為「愁腸百結的男人」,他晚期的統治並不成功。在1039年,斯特拉斯克萊德被諾森布里亞人攻擊,鄧肯率軍圍剿達勒姆,結果卻成了一場災難。鄧肯在經歷戰敗後倖存了下來,但次年他顯然為了征討麥克白的領地莫瑞英語Province of Moray,率領軍隊攻入。[11]可能在1040年8月14日,他於博納戈萬(今皮特加維尼英語Pitgaveny埃爾金附近)同麥克白為首的莫瑞人作戰時陣亡[12][13]

阿爾巴至尊王

麥克白在鄧肯死後成王。已知當時沒有反對此事,不過,倘若他的統治沒有被普遍接受,也特別正常。1045年,鄧肯的父親鄧凱爾德的克里南英語Crínán of Dunkeld科納爾宗族英語Branches of the Cenél Conaill蘇格蘭分支的塞恩及世襲的愛奧那男修道院院長英語Abbot of Iona)在兩支蘇格蘭軍隊間的戰鬥中喪生。[14]

福敦的約翰英語John of Fordun寫道,鄧肯的妻子帶着她的孩子——包括後來的馬爾科姆三世唐納德三世——從蘇格蘭逃離。在作者以鄧肯的婚姻為看法的基礎上,數個流亡地點,被解釋有諾森布里亞奧克尼群島。而埃本·威廉·羅伯遜英語Eben William Robertson卻提出,對鄧肯的遺孀和孩子來說最安全的地方,是她和鄧肯的親戚和支持者所在的阿索爾英語Atholl[15]

克里南死後,麥克白明顯未有引起爭論。慕禮亞納·斯科特斯英語Marianus Scotus講述了麥克白在1050年朝聖羅馬,他在那裡把錢像種子一樣給窮人。

Remove ads

注引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