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麦氏新蛇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麥氏新蛇鰻(學名:Neenchelys mccoskeri)也稱新鰻、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1]是蛇鰻科新鰻屬的一種。[2]分布於台灣及日本海域,模式標本採集自台灣屏東縣東港鎮。種小名取自美國學者約翰·E·麥科斯克(John E. McCosker)的姓氏,以表彰他對鰻魚系統學研究的貢獻,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描述新物種。[3]
Remove ads
鑑別特徵
全長(TL)266—522毫米。頭長為全長的6.4—7.7%;尾長為全長的57—63%;體細長,鰓孔處體高為全長的1.5—3.2%;前鼻孔後緣有一突出的囊;背鰭起點位於軀幹中央,從背鰭起點至經過肛門的垂線的距離為軀幹長度的46—59%;胸鰭小,為頭長的1.5—4.3%;脊椎骨數172—184,其中背鰭前脊椎34—41,臀鰭前脊椎62—68;平均脊椎骨形式為36.9—65.0—178.7。活體時,頭前部為褐色,身體呈粉灰色,奇鰭邊緣後端為黑色。[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