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沙水產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沙水產中心,亦稱黃沙水產新市場[1],舊稱黃沙水產市場或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是廣東廣州的一個專業批發市場,位於荔灣區東沙街沙洛龍灣街188號東洛圍碼頭[2],鄰近地鐵10號線東沙站[3],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4],涵蓋主樓、輔樓及配套的交易停車場與物流配送區,聚集有水產批發、零售,並引入生鮮加工、電商直播、低空物流配送、特色餐飲等新業態[5]。作為全國三大水產批發市場之一和華南地區最大的水產市場[6],歷經三十餘年發展,已經打造為年交易量超32萬噸、年交易額突破127億元的國家級水產品集散中心[7]。
歷史

1990年代時此帶為廣州新風港的碼頭,原維持著新風港務公司2000多職工生計,但當時航運業務漸漸萎縮,導致職工們面臨失業壓力。1994年,有建議在此搞水產批發市場,新風港務公司在分析各項因素後,確定轉變業務。同年7月16日,在黃沙碼頭西側劃出3000平方米地皮,作為批發市場用地[8]。最早是在海印南等地「天光墟」擺賣的商販,搬入港口倉庫改造的簡易棚仔檔口,後期新建水產大樓改進了檔口環境[9]。2013年開始附近陸續開業8家海鮮酒樓,以現做批發市場的海鮮為賣點。
概況
- 舊黃沙水產市場展示
-
檔口所售賣的海產
-
市場中一個叫林記的檔口
-
市場內部
-
夜晚忙碌的市場
市場內有大小檔戶約400個,商品貨源來自大陸各地和世界二十多個國家,有200多個品,包括魚、蝦、蟹、貝等,還有澳洲龍蝦、冰島生蚝、挪威三文魚等,日交易額達2000萬元,日鮮活產品交易量達500噸[11]。附設碼頭可同時停泊3000噸、300噸、 100噸船數十艘。
市場檔主據稱以潮汕和客家人居多。隨着市場交易擴大,大宗批發轉鄰近的如意坊新風中轉站[12]。
搬遷
在市政府謀劃「退二進三」的整體市區再開發的計劃下,2006年五湖四海集團曾與洛溪村簽訂20年租約,得到村內15萬平方米的舊廠地,承接政府計劃搬遷的黃沙水產市場[13]。而一旦市場搬遷有機會影響10多萬業者生計[9]。從2007年起,水產市場就一直計劃搬遷,而對原址發展方案、遷往地等問題的多方博弈而擾攘多年,開初計劃接收的五湖四海水產市場未待計劃施行,已轉做漁人碼頭[14]。
市場主管陳智勇表示,如果市場搬到芳村,市場影響力會逐漸消失,客流人氣亦容易流失,認為靠簡單行政指令難以復建一個同樣的市場[15]。2015年5月19日荔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派員,以挖掘機清拆市場西、南沿江一側31間水產檔口,引起猜測市場搬遷,執法人員與商戶一度僵持[16]。時計劃外遷的三個新候選地點是芳村的龍溪、東沙碼頭和東洛圍[17]。
2018年8月規劃局控規修訂,市場計劃遷至芳村沙洛片區,即芳村東洛圍,鄰近原廣州造船廠[18]。相關項目於2020年11月開工,定名為黃沙水產中心[19][20],並於2025年9月8日正式啟用[21]。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