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龍野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龍野站(日語:竜野駅/たつのえき Tatsuno eki */?)是位於兵庫縣龍野市揖保川町,屬於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山陽本線的車站[1]。
Remove ads
概要
「龍野」的車站,距離舊龍野市(日語:龍野市)中心5公里的位置,現時合併成為龍野市(日語:たつの市)。車站位於舊山陽道正條宿附近[1]。在啟用當時,曾計劃建設連接此站至龍野城下町,約5公里的龍野鐵道,但是最後沒有實現[1]。
在1889年(明治22年)11月1日,山陽鐵道姬路站至此站開業[1]。但是,當時由於跨越揖保川的鐵橋工程大幅延遲完成,因此於川的東面建設臨時車站並啟用[1]。車站在1890年(明治23年)山陽鐵道啟用時已經使用「龍野」(日語:),在戰後長期時間位於舊龍野市鄰町揖保郡揖保川町。在2005年(平成17年)10月1日,舊龍野市、揖保川町等把1市3町合併成施龍野市,使車站與所在自治體也是一致使用「龍野」。
在JTB時間表中,此站不是龍野市代表車站,而是使用舊龍野市中心車站姬新線本龍野站。此站設有龍野市社區巴士巴士路線,沿揖保川北上往市中心。
Remove ads
歷史
- 1889年(明治22年)11月1日 - 山陽鐵道從姬路站延伸至此站開業[1]。為旅客、貨運車站。當時車站位於近姬路一方的揖保川東邊,為臨時車站並開始營業。
- 1890年(明治23年)7月10日 - 路線延長至有年站,並車站遷移至現地[1]。
- 當時車站位於兵庫縣揖西郡神部村黍田。
- 1896年(明治29年)4月1日 - 隨著揖保郡成立,車站位於兵庫縣揖保郡神部村黍田。
- 1906年(明治39年)12月1日 - 山陽鐵道國有化,成為官設鐵道車站。
- 1906年(明治39年)- 現時的車站大樓建成。
- 1909年(明治42年)10月12日 - 制定路線名稱。成為山陽本線車站。
- 1951年(昭和26年)4月1日 - 隨著揖保川町成立,車站位於兵庫縣揖保郡揖保川町黍田。
- 1972年(昭和47年)3月15日 - 終止貨物起卸業務。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營運。
- 1992年(平成4年)11月1日 - 綠色窗口開始營業[2]
- 2003年(平成15年)11月1日 - 此站可以使用IC卡ICOCA[3]。
- 2005年(平成17年)10月1日 - 隨著龍野市成立,車站位於兵庫縣龍野市揖保川町黍田。
- 2006年(平成18年)10月1日 - 引入JR京都・神戶線運行管理系統。
- 2007年(平成19年)3月18日 - 更新車站自動廣播。
- 2012年(平成24年)3月17日 - 閘內升降機開始使用。
- 2015年(平成27年)3月12日 - 進站警告聲停止使用,進站音樂改為JR神戶線標準「細波」音質變更版[4]。
- 2025年(令和7年)5月31日,龍野站啟用全新的跨站式站房,而原本建於明治時期的舊站房也遭到拆除[5][6]。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本站是設有2面2線單式月台的地面車站,月台可容納12卡車廂。本站過去設有2面3線的混合式月台,位於島式月台的中線(2號月台)已經撒走。在未撒走前,站內設有轉轍器和絶對信號機,因此本站被定義為停留所[7]
此站為業務委託車站,由JR西日本交通服務負責車站業務,並由相生站負責管理。此站可使用ICOCA與互相使用的IC,在站內設有IC卡簡易型自動閘機(可支援磁式車票、定期票)[8]。2012年3月17日,此站的升降機開始使用。
- 已經廢止中線月台編號已被取代。
時間表
在日間時段,每小時設有2班普通列車停站。在2016年3月26日時間表修正起,日間再沒有新快速列車班次,只於早晚通勤時段才設有,由於在西相生站、坂越站與播州赤穗站的月台上只可容納8卡車廂,此站停站的快快速不會以12卡編成運行,並於姬路站進行增結或分離車廂。在新快速運行區間的另一方也有這個情況,在北陸本線米原站以北或湖西線近江今津站以北不會以12卡編成運用,在這些車站會進行增結或分離車廂。
使用狀況
根據《兵庫縣統計書[9]》與《龍野市統計書[10]》,在2017年(平成29年)度1日平均乘車人次為2,172人[11]。
以下為車站近年1日平均乘車人次:
車站周邊
相鄰車站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