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09III型核潛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制的一种攻击型核潜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09III型核潛艇(北約代號:商級,英文:Shang-class)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研製的一種攻擊型核潛艇,由位於中國遼寧葫蘆島的渤海造船重工業公司船塢負責建造,用來代替老舊的09I型核潛艇。第一艘09III型核潛艇於1998年12月開工建造,2003年12月建成下水。該型艇配備有六個魚雷發射管,攜帶多種型號的魚雷、水雷和潛射反艦導彈,其改進型號09IIIB型裝備鷹擊-18B型反艦導彈。09III型核潛艇採用拉長水滴形船殼,圍殼舵、錐尾、單軸單槳、尾十字舵。該艇水上排水量約5000噸,水下排水量約8000噸,艇長約120米,艇寬約13米[1][2]。該型艇裝備H/SQG-207型舷側聲納陣列,該型聲納由715所的李啟虎主持研製。
Remove ads
Remove ads
建造
中國的第二代核潛艇計劃開始於1980年代初期,用以代替第一代09I型核潛艇(北約代號:漢級)。該型艇的代號「09III」於1983年左右確定,但是由於面臨大量的技術難題,研製工作進展緩慢。考慮到其技術指標不足以對抗西方和前蘇聯的核動力潛艇,該項目一度被擱置。直到1990年代中期,俄羅斯聖彼得堡的紅寶石設計局參與到中國核潛艇項目中,才使得研製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09III型核潛艇的原始設計在經過大範圍修改後,於1998年12月開工建造。紅寶石設計局提供了多少幫助還不得而知,有可能包括潛艇的關鍵部位,如船殼、推進系統、靜音設計、戰鬥系統、武器系統和反偵察設備等。
儘管得到俄羅斯技術的幫助,美軍認為09III型核潛艇的靜音水平據信依舊低於蘇聯1970年代中期建造的維克托III型核潛艇但在電子設備達到美國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中期型號的水準[3],但經過中國軍方長時間改良之後的09IIIA/B型核潛艇在水下噪音水平據信能夠達到110分貝(距離1碼),這已經相當於1990年代建造的最後幾艘維克托III型核潛艇的水準或接近於洛杉磯級改進型核潛艇基本型的水準[4][5],有資料甚至宣稱這型號在部分細節上已經接近早期型號的971型核潛艇或維吉尼亞級核潛艇[6][7]。但是該型艇的最新照片表明它與維克托III型核潛艇或971型核潛艇並無太多相似之處,在2001年中俄關係經歷了仿製蘇-27殲擊機的波折後,中國放棄了俄方的幫助,重新自行設計。自2003年起,該型艇開始在葫蘆島潛艇基地進行海試,以獲得更多的數據。已經完工的09III型核潛艇都部署在北海艦隊。
2007年7月下旬,09III型核潛艇的模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展覽上展出。隨後,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了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為新型核潛艇入役授軍旗儀式的畫面,證明09III型核潛艇首艇已正式服役並形成戰鬥力[8]。研究單位出版的《現代艦船》雜誌於2007年8月號刊登了該型艇的首張清晰照片。
Remove ads
服役暨操作歷史
2009年5月18日,新華社正式發表文章宣布中國第2代核潛艇已進入中國海軍服役[9]。美國海軍和五角大樓估計,該型艇在2010年之前將建成3-4艘,最終將建成6-8艘。
2014年3月5日,遊人在海南三亞軍港拍到照片顯示,一艘09III型攻擊核潛艇,與另外三艘09IV型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同時停泊在軍港碼頭[10]。
2015年4月26日中國海軍09III型核潛艇在亞丁灣巡航,並與中國海軍的護航艦艇組成編隊航行,任務持續時間長達2個多月[11]。對此印度海軍指控中國海軍的核潛艇在過去的數年裡,有22次對印度洋海域進行秘密滲透巡航,其中2013年2月竟然逼近印度領海50海里的地方。印度海軍方面還聲稱:中國海軍的一艘093型核潛艇在2013年12月3日離開位於海南島三亞的基地並駛入南海,12月13日,潛艇在經過印度尼西亞的翁拜海峽後進入印度洋,潛艇隨後在靠近巴基斯坦、亞丁灣和印度洋深處海域進行了數月潛航[12]。
2015年,由於09III數量較少,推測是研發開始時間較早,加上中國經濟實力與電子技術水平的增強,實際上在09III級尚未服役,09V級的研發隨之即來,而隨着中國近10年經濟和技術實力的極大進步,09V級的設計基礎實力大幅增強,設計平台和技術以及設計能力上均有較大進步,因此09III級的建造數量可能比實際預計的要少;但經公布的谷歌商業衛星照片證實,目前已有三艘改進型093G核潛艇完工,並將服役[13]。
2018年6月,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北海艦隊,登上長征15號艇(舷號418)、長征16號艇(舷號419)。
2022年5月民用衛星拍攝到疑似093的新改進型號[14]。
Remove ads
近年升級概況
2015年2月全球防衛雜誌報導093G型改良潛艦已經服役,多加了一個艙段安放新武器,央視環球視線節目數天後間接證實「093改」存在並大幅改裝動力和消聲,並加裝反航母飛彈,可說是航母殺手[18]。
2015年2月,中國造船廠疑似已經完成了三艘093G攻擊型核動力潛艇的建造工作,開始服役。圖片顯示的093G核潛艇安裝了垂直發射系統,可實現全向攻擊[19]。
2015年4月,美國媒體熱炒093G裝備的新型「鷹擊-18」反艦巡航導彈[20],引發國際媒體的全面關注:此導彈採用垂直發射,為引進俄羅斯「俱樂部-S」反艦導彈的克隆版,最大射程220公里,前180公里採用亞音速巡航,末端40公里彈頭將以超音速撞向目標,美國海軍承認「現役海上攔截系統非常難以攔截此種導彈」;據報道,除093G攻擊性核潛艇之外,039A型(「元」級)常規潛艇和052D型驅逐艦,均裝備了該型導彈,美國《War On The Rocks》報道稱:「鷹擊-18導彈能夠對美國海軍的宙斯盾作戰系統構成嚴重威脅,該距離超出了航母戰鬥群的「作戰範圍」,艦艇在這種距離內完全不堪一擊。」[21]
2016年6月版《人民海軍報》刊登了一張093B型攻擊核潛艇的照片,這是首次由官方媒體公開這型核潛艇的照片;局部放大照片,可見指揮台圍殼後方延伸向後的垂直發射裝置整流罩;093B型艇體側面有新的突出物,艇體側面流水孔的位置與093原型艇相比也有改動,突出物可能與某種水聲裝置有關[22]。
2016年6月23日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中國的網絡論壇公布的一張照片顯示,新型093型核動力攻擊潛艇改進了指揮台圍殼和其他部分,旨在降低牽引和噪音。報道稱,尚不清楚這艘潛艇在解放軍海軍商級潛艇計劃中的確切地位。幾個月前,美國五角大樓向國會遞交的2016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稱,中國在繼續增強其核動力攻擊潛艇力量,在已經服役的兩艘商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基礎上,最終還將有四艘同級別核潛艇加入[23]
2016年6月25日據印尼Metro TV報道,解放軍南海艦隊潛艦編隊當天通過馬六甲海峽。編隊包括攻擊核潛艇409艇、導彈護衛艦運城艦和遠洋打撈救生船永興島號[24]。
2016年7月27日,媒體報道了093G型最新改裝信息:提到首批服役的兩艘093基本型,後來進行了第一次以降噪為主的改裝,改裝後代號為093A,而新型093G型則被稱為093B型,區別為更加隆起的龜背,可發射鷹擊-18反艦導彈、魚-8反潛導彈和長劍-10對陸攻擊巡航導彈[25]。
2016年9月,媒體報道:「中國對於093B型攻擊性巡航導彈核潛艇是很緊迫的,為了發展遠洋海軍,應付周邊國家潛艇的水下威脅,也為了儘快彌補水下攻擊戰鬥力的缺憾,中國海軍很可能要一個批次建造12艘093B。」[26]。
2016年11月,媒體報道:「鷹擊-18導彈並非此前猜測的重型反艦導彈,而是可以從稍加改進的鷹擊-83發射器內發射。其射程可能為400公里左右,而不是500公里以上;戰鬥部重量可能在200-250千克,而不是300千克以上。許多現役艦艇都可以裝備鷹擊-18導彈,而不是只有052D、093B核潛艇等少數艦艇才能攜帶。」[27]。但很快,媒體又報道說:原先被「誤認為」鷹擊-18導彈發射裝置,實為魚-11型反潛導彈[28]。
2018年1月,媒體報道:閉幕不久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鷹擊-18」反艦導彈獲得科技進步特等獎,並進一步透露:鷹擊-18是一彈多能,可以反艦,可以攻陸,不僅可以搭載於水面艦艇,也能進行潛射,尤其是潛射型鷹擊-18,因為射程達到驚人的656公里,所以能對敵方水面艦艇構成巨大威懾力[29];2018年1月11日,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巡邏機在宮古島東北(釣魚島附近)水域發現一艘093A型攻擊核潛艇,並拍下其浮出水面、懸掛中國國旗航行的照片[30]。
同年四月,媒體報道:鷹擊-18導彈飛行過程中「可以進行超過3次軌道變更」[31]。同時也在4月12日,兩艘093基本型[32],與兩艘093A型攻擊核潛艇參與了海軍南海閱艦式,與094A戰略核潛艇同框出現在媒體鏡頭裡[33][34]。
武器
093基本型和093G改進型攻擊核潛艇均配備6具533或650毫米魚雷發射管(上部4具,下部2具),可以發射俄制或自製的線導、聲導、尾流引導魚雷,也可攜帶水雷。通過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潛射型鷹擊-82、鷹擊-18等反艦導彈。 093A型擁有3x6=18個垂髮單元,093B型擁有3x8=24個垂髮單元。
艦名列表
![]() | 此表格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