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兩版拾圓硬幣之外還有6種不同於一般拾圓硬幣的流通紀念幣,主要是為了紀念特殊人事物,但在價值及尺寸上和一般拾圓硬幣相同。
圖案
|
說明
|
|
- 產品名稱:「臺灣光復五十週年紀念」流通硬幣[1]
- 材質:銅幣(含鎳25%)。
- 正面圖案:「地球及臺、澎、金、馬」圖案、發行年份、「臺灣光復五十週年紀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排列右至左)等字樣。
- 背面圖案:上緣-「共同經營大台灣」(排列右至左)篆書體字樣,下緣-「摶聚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篆書體、「拾圓」(置中、排列右至左)、「10」(中下)等字樣、。
- 發行時間:民國84年(1995年)10月23日。
- 年版:民國84年
- 發行地區:臺灣
- 直徑:26毫米。
- 重量:7.5公克。
- 幣邊:全絲邊。
|
|
- 產品名稱:「新臺幣發行五十週年紀念」流通硬幣[2]
- 材質:銅幣(含鎳25%)。
- 正面圖案:已發行之各類硬幣重疊圖案、發行年份字樣(排列右至左)。
- 背面圖案:上緣-「新臺幣發行五十週年紀念」(排列右至左)、發行年份記錄(數字排列左至右)等字樣,「拾圓」(置中、排列右至左)、下緣-數字「10」等字樣、春秋、戰國布幣圖案10枚(左右各排列5枚)。
- 發行時間:民國88年(1999年)6月22日。
- 年版:民國88年
- 發行地區:臺灣
- 直徑:26毫米。
- 重量:7.5公克。
- 幣邊:全絲邊。
|
|
- 產品名稱:「千禧年紀念」流通硬幣[3]
- 材質:銅幣(含鎳25%)。
- 正面圖案:「中華民國千禧年」雲龍標誌(置中)、發行年份(上緣)、「拾圓」(排列右至左)、「10」等字樣(下緣)。
- 背面圖案:上緣-「慶祝千禧年」(右至左)字樣,下緣- 龍、珠形式圖案。
- 發行日期:民國89年(2000年)7月15日。
- 年版:民國89年
- 發行地區:臺灣
- 直徑:26毫米。
- 重量:7.5公克。
- 幣邊:全絲邊。
|
|
- 產品名稱:「中華民國建國九十年紀念」流通硬幣[4]
- 材質:銅幣(含鎳25%)。
- 正面圖案:國父孫中山先生半側面像、紀念發行年份(排列右至左)、中華民國建國年份(1911-2001)紀錄(數字排列左至右)。
- 背面圖案:上緣-圓形圖案內含「國運昌隆」(右至左)及「雙十煙火」兩組交錯隱藏文字,下緣-「10圓」字樣(排列左至右)。點狀幾何圖紋一圈。
- 發行時間:民國90年(2001年)10月9日。
- 年版:民國90年
- 發行地區:臺灣
- 直徑:26毫米。
- 重量:7.5公克。
- 幣邊:全絲邊。
|
|
- 產品名稱:「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流通硬幣[5]
- 材質:銅幣(含鎳25%)。
- 正面圖案:「蔣經國」先生半正面像、發行年份、「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等字樣(排列左至右)。
- 背面圖案:上緣-如意邊框圍「國泰」及「民安」兩組交錯隱藏文字,下緣-面額10圓之數字「0」內有「台灣」及「梅花」兩組交錯隱藏圖案。最下緣刻示盲人觸摸凸點1點「● 」。
- 發行時間:民國99年(2010年)4月27日。
- 年版:民國99年
- 發行地區:臺灣
- 直徑:26毫米。
- 重量:7.5公克。
- 幣邊:全絲邊。
|
|
- 產品名稱:「蔣渭水先生紀念」流通硬幣[6]
- 材質:銅幣(含鎳25%)。
- 正面圖案:蔣渭水先生(1891-193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半正面像、發行年份、生年等字樣(排列左至右)。
- 背面圖案:上緣-如意邊框圍「國泰民安」及「風調雨順」兩組交錯隱藏文字。中下緣-面額10圓之「0」內有「台灣」及「梅花」兩組交錯隱藏圖案。最下緣刻示盲人觸摸凸點1點「● 」。
- 發行時間:民國99年(2010年)8月5日。
- 年版:民國99年
- 發行地區:臺灣
- 直徑:26毫米。
- 重量:7.5公克。
- 幣邊:全絲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