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341-1347年拜占庭內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兩約翰內戰,也稱1341-1347年拜占庭內戰,是拜占庭皇帝約翰五世·巴列奧略約翰六世·坎塔庫澤努斯之間為爭奪帝國控制權而發生的一系列衝突。一方面為安德洛尼卡三世的首席大臣約翰六世·坎塔庫澤諾斯;另一方面為太后薩伏依的安娜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約翰十四世·卡萊卡斯和海軍統帥阿萊克修斯·阿波考科斯為首的攝政集團。戰爭導致拜占庭社會出現階級分化,貴族支持坎塔庫澤諾斯,而中下階層則支持攝政政府。在較小程度上,這場衝突帶有宗教色彩;拜占庭捲入了靜修派的爭論,而對靜修派神秘教義的堅持常常等同於對坎塔庫澤諾斯的支持。

事实速览 1341-1347年拜占庭內戰, 日期 ...

作為皇帝安德洛尼卡三世的首席助手和最親密的朋友,坎塔庫澤努斯在安德洛尼卡三世於1341年6月15日去世後成為未成年的約翰五世的攝政王。同年9月23日,當坎塔庫澤努斯前往季季莫蒂霍集結軍隊,準備接管亞該亞時,阿萊克修斯·阿波卡科斯和牧首約翰十四世領導的政變獲得了安娜的支持並建立了新的攝政。作為回應,坎塔庫澤努斯的軍隊和支持者於10月26日擁立他為共治皇帝,季季莫蒂霍主教在次得知消息,祝賀坎塔庫澤努斯時說道:「你能成為羅馬皇帝自然是上帝旨意,但是過早食用未成熟的無花果一定會導致嘴唇腫脹」。他加冕行為加深了他與攝政集團之間的矛盾。而分裂立即升級為武裝衝突。

在戰爭的最初幾年,攝政集團占了上風。在幾次反貴族起義(最著名的是塞薩洛尼基奮銳黨起義)之後,色雷斯和馬其頓的大多數城市都處於攝政政府的控制之下。坎塔庫澤努斯逃往塞爾維亞,與杜尚結盟。到了1345年,儘管杜尚加入攝政陣營、烏穆爾因士麥那十字軍退出,但坎塔庫澤努斯仍然在奧斯曼帝國貝伊利克統治者奧爾罕的協助下佔據上風。1345年6月11日,攝政王阿萊克修斯·杜卡斯·阿波考科斯在視察新監獄的時候,被囚犯私刑處死,這對攝政政權造成了沉重的打擊。1346年5月21日,坎塔庫澤努斯受到杜尚加冕的刺激,在阿德里安堡由耶路撒冷牧首正式加冕為皇帝,並於1347年2月3日進入君士坦丁堡。在2月8日他與安娜達成協議,根據協議,他將作為約翰五世的資深皇帝和攝政王統治十年,直到約翰五世成年並與他一起統治。儘管取得了表面上的勝利,但隨後內戰的再度爆發迫使約翰六世·坎塔庫澤諾斯於1354年退位並隱居成為一名僧侶。

長期衝突的後果對帝國來說是災難性的,帝國在安德洛尼卡三世的統治下恢復了一定程度的穩定。七年的戰爭、掠奪軍隊的存在、社會動亂以及黑死病的到來摧毀了拜占庭。這場衝突也使杜尚征服了阿爾巴尼亞色薩利、伊庇魯斯和馬其頓大部分地區,並建立了塞爾維亞帝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也獲取了埃夫羅斯河以北的領土。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