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533年大彗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533年大彗星(Great Comet of 1533),正式命名為C/1533 M1,由於該彗星非凡的亮度,它被認為是大彗星之一。
觀測史
繼1531年哈雷彗星回歸和去年1532年大彗星(C/1532 R1)出現之後,1533年6月又出現了一顆被稱為「大彗星」的彗星[1]。
韓國編年史報道了1533年6月27日早上(當地時間)人們第一次看到這顆彗星。這顆彗星被描述為白色,彗尾長7-8°。
6月29日上午,德國天文學家阿基里斯·皮爾米尼烏斯·加塞爾(Achilles Pirmin Gasser)在林道觀測到了這顆彗星。中文文獻紀錄7月1日(當地時間)有一顆彗星出現在天空中,尾巴長5°[2] 。
這顆彗星在七月得到了很好的觀察。7月7日,吉羅拉莫·弗拉卡斯托羅(Girolamo Fracastoro)將彗星描述為「比木星大一點,而它的尾巴就像天空中的軍用長矛一樣長」。7月9日,荷蘭天文學家海馬·弗里修斯注意到這顆彗星已經繞極運行,之後在傍晚的天空中也可以看到它。
7月14日,這顆彗星於首次在日本北部被發現。彼得魯斯·阿皮亞努斯從7月18日到25日對其進行了四次觀察,報告指出尾巴長度在7月22日增加到15°,然後逐漸減少。
最後一次觀測彗星是8月26日在韓國、9月16日在中國進行的[3]。
中美洲文獻所暗示阿茲特克人也可能看到過它[4]。喀什米爾還有關於這顆彗星的紀錄[5]。
6月27日,這顆彗星達到0等[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