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605年5月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605年5月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Remove ads

1605年5月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樞機團在教宗良十一世離世後召開的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加彌祿·波格賽樞機最後當選成為教宗保祿五世。是次秘密會議亦是1605年兩次秘密會議中的第二次,前次選出良十一世為教宗的秘密會議僅於是次秘密會議開始的37日前結束。是次秘密會議亦因樞機團對何人應當選為教宗一事大打出手而成為唯一一次有受傷紀錄的秘密會議。

事实速览 1605年5月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日期與地點 ...

背景

教宗克勉八世於1605年3月離世。60名參與秘密會議的樞機約等分為忠於法國與忠於西班牙的兩個陣營[1]。教宗選舉秘密會議除受到世俗政體的影響外,各上流家族在此時期亦將秘密會議視作獲得聲望和權力的場合。這些家族幾代的成員會以贊助與累積財富令其家族成員在秘密會議中當選教宗。當某家族成員當選教宗,夏伯嘉英語Ronnie Hsia相信該新教宗會因此給予其他家族成員各種好處[2]

同年3月的秘密會議舉行期間所發出的資料表示樞機團認為有最多21位「潛在教宗英語Papabile」,但是樞機團在秘密會議期間只認真討論過凱撒·巴龍紐斯英語Caesar Baronius與亞歷山大·屋大維·德·麥地奇(良十一世)兩人是否能夠接任教宗[3]。該次秘密會議的首輪投票完成後,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動用否決權英語Jus exclusivae禁止巴龍紐斯成為新教宗[4]。最後當選教宗的麥地奇雖然在選舉過後也被代表西班牙的樞機禁止成為新教宗,但其他樞機拒絕認可該禁止的有效性[5]

阿爾多布蘭迪尼英語Pietro Aldobrandini陣營與蒙塔爾托英語Alessandro Peretti di Montalto陣營在3月的秘密會議中均無法將其家族成員推上宗座,而雙方最後均同意選舉身為美第奇家族旁系成員的良十一世為教宗。[2][6]

良十一世當選教宗時已達70歲高齡,雖然他在此前健康狀況良好,他仍於加冕英語Papal coronation當日染病,並於1605年4月27日後病逝,其時距離他當選教宗僅26日。良十一世患病期間曾被建議任命姪子樞機,惟遭其拒絕。[2][6]

Remove ads

樞機選舉人

教宗尼各老二世於1059年規定只有主教級樞機、司鐸級樞機和執事級樞機才有資格選出新教宗[7]。1586年,思道五世下令將樞機團的人數上限定為70人[8]。樞機團在克勉八世去世時共有69名成員[9][10]。良十一世當選後,葉理諾·阿古基英語Girolamo Agucchi與良十一世同於1605年4月27日逝世,使樞機團總人數再減兩人[11]

是次秘密會議開始時,樞機團內的選舉人各自在庇護四世、思道五世、額我略十三世額我略十四世諾森九世和克勉八世6位教宗在位的時候獲擢升為樞機。由克勉八世冊封的39位樞機在樞機團所有成員裏佔多數。思道五世、額我略十四世和額我略十三世擢升的樞機中分別有11位、5位和3位參與是次秘密會議。至於庇護四世和諾森九世冊立的則各自有一位樞機參與。[12][α]

出席的樞機選舉人

是次秘密會議共有59名樞機出席,其中保祿·埃米廖·扎基亞義大利語Paolo Emilio Zacchia嘉祿·高登雪·馬德魯佐英語Carlo Gaudenzio Madruzzo二人雖有參與秘密會議與參與最後一輪投票,但因病未親身出席會議。[14][15]

Thumb
道明·托斯基英語Domenico Toschi是1605年5月秘密會議中的熱門候選人之一,惟最終因凱撒·巴龍紐斯英語Caesar Baronius反對其使用粗鄙的語言而落選[16]
更多信息 姓名, 級別[14] ...
Remove ads

選舉過程

由於除良十一世外另有一名樞機逝世,樞機團總選舉人數減至59人。安德肋·帕拉蒂·蒙塔爾托男爵義大利語Andrea Baroni Peretti Montalto於秘密會議開始時支持安多尼·瑪利亞·紹利英語Antonmaria Sauli,而一些忠於克勉八世之姪伯多祿·阿爾多布蘭迪尼的選舉人也同樣願意支持紹利。然而,阿爾多布蘭迪尼本人則因紹利此前反對克勉八世當選教宗而反對紹利當選教宗,並使紹利無法達到三分之二多數的當選門檻。[34]

阿爾多布蘭迪尼轉而支持羅伯·白敏,惟白敏表示自己不會主動爭取支持[34]安色莫·馬爾扎托義大利語Anselmo Marzato反對白敏,並因白敏對協理部英語Congregatio de Auxiliis有關聖寵自由意志的性質爭議而可使白敏失去候選人資格[35]。西班牙國王最終動用否決權禁止白敏成為新教宗,使白敏的候選人資格遭終結[36]。阿爾多布蘭迪尼隨後再轉而支持道明·托斯基英語Domenico Toschi,甚至讓38名樞機將後者帶至保祿小堂,並試圖使其成為教宗。然而,巴龍紐斯反對托斯基成為新教宗,並對樞機團發表反對意見,導致其朋友敦促樞機團選舉巴龍紐斯為新教宗。托馬斯·霍布斯後來稱巴龍紐斯因托斯基經常使用倫巴底俚語中表示「陽具」的詞彙「cazzo」而呼籲其他樞機不要支持托斯基成為新教宗[16]。此事導致雙方爆發肢體衝突,甚至在秘密會議外的街道上也可以聽到。該肢體衝突導致阿爾豐索·維斯孔蒂義大利語Alfonso Visconti身上幾處骨折,這也是惟一一次秘密會議期間的已知受傷紀錄[34]

Remove ads

選出新教宗

在肢體衝突結束後,托斯基再獲一票反對,而他明顯尚差兩票支持方可當選教宗。各派領袖開始商討折衷人選,而加彌祿·波格賽在同日全票當選教宗[34]。波格賽在選出良十一世為教宗的秘密會議中是「潛在教宗」之一,惟當時樞機團認為若由其出任教宗將過於年輕[2]。在5月的秘密會議中,波格賽顯然是惟一各派均可接受的候選人,因此他作為妥協人選當選教宗,並取名「保祿五世」[2]

保祿五世於擔任樞機時在西班牙與法國等在上次秘密會議中佔據主導地位且同樣出席是次秘密會議的大國間保持中立。雖然保祿五世曾擔任教宗駐西班牙特使,並自西班牙領取養老金,但保祿五世在於擔任樞機時很大程度上保持低調,故被認為中立。保祿五世當選教宗時僅54歲,仍相對年輕,因此獲預期將在位一段較長的時間,而無須在短期內召開第三次秘密會議。[1]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書籍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