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694年康熙大地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694年康熙大地震,指的是康熙卅三年疑似发生于台北的大地震,并造成台北盆地地层严重下陷,因此形成“康熙台北湖”。
背景
“ | 由淡水港入,前望两山夹峙处,曰:甘答门,水道甚隘,入门,水忽广,漶为大湖,渺无涯矣。 | ” |
而关于康熙台北湖的成因,郁永河转述淡水社社长张大的描述:[1]
“ | 张大云:‘此地高山四绕,周广百余里,中为平原,唯一溪流水,麻少翁等三社,缘溪而居。甲戌(康熙33年)四月,地动不休,番人恐怖,相率徙去,俄陷为巨浸,距今不三年耳。’指浅处犹有竹树梢出水面,三社旧址可识,沧桑之变,信有之乎? | ” |
注释:所谓的“麻少翁等三社”,即指麻少翁、大浪泵与唭里岸三社。
存在争议
徐明同教授根据陈正祥教授“康熙台北湖湖岸与今日10米等高线一致”的推测[2],估计造成如此地陷的地震震级可能达 7.0[3]。惟此一规模的大地震必然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质疑为何在当时的其他文献上并没有任何纪录。[4]
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郭铠纹认为,该地震若真有发生成因是山脚断层错动,根据2012年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探勘此断层的结果,判定为1万年内未曾经活动过的第二类活断层,否定因山脚断层曾经导致此次地震。[5][6]
相关作品
- 徐毅振《康熙台北湖》
参照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