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5年歐洲歌唱大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5年歐洲歌唱大賽(烏克蘭語:Пісенний конкурс Євробачення 2005)為第50屆歐洲歌唱大賽,這是在魯斯蘭娜於2004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比賽中以《狂舞》"Wild Dances" 這首歌獲勝之後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行的。這是烏克蘭第一次舉辦這項比賽——距離該國首次亮相僅兩年。比賽由歐洲廣播聯盟(EBU)和東道主烏克蘭國家電視公司(NTU)主辦,在基輔體育宮舉行,包括2005年5月19日的半決賽和5月21日的決賽。這兩場現場表演由瑪麗亞·費洛希妮娜和DJ 帕沙主持。。
39個國家參加了這次比賽,比前年36個國家的記錄多3個。保加利亞和摩爾多瓦今年首次參賽,而匈牙利在缺席六年後重返賽場,上一次參加比賽是在1998年。
冠軍由來自希臘的艾蓮娜·帕帕里祖以歌曲《我的頭號情人》 "My Number One" 拿下,由本人和馬諾斯·帕薩爾塔基斯,克里斯托斯·丹蒂斯及娜塔莉亞·德曼紐(Natalia Germanou)共同創作。這是希臘31年來在比賽中的首場勝利。馬爾他,羅馬尼亞,以色列和拉脫維亞排名前五位。馬爾他是2002年以來最好的成績,而羅馬尼亞則是歐洲歌唱大賽歷史上最好的成績。不同尋常的是,所有「四大金主」國家(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英國)最終都以「最後四強」的身份進入了決賽的倒數第四名。
本次大賽舉辦時值該國革命後不久,因此許多組織希望藉由此次大賽提升烏克蘭知名度,進而帶動該國觀光產業,而該國新政府則希望藉大賽加速烏克蘭進入歐盟的長遠目標。
Remove ads
主辦場地

基輔是烏克蘭首都和最大都市,位於烏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沿岸。本次場館在於基輔的基輔體育宮,其於1960年建造,共可容納6000人,但其設備未達歐洲廣播聯盟標準,因而擴建。[2]然而,為了主辦比賽,這些設施已達到歐洲廣播聯盟要求的標準。
2004年12月底,大廳的翻修工作開始進行,[3]為此撥出了大約400萬烏克蘭格里夫納。[4]翻修工程將於4月20日完成,[5]但已於5月初完成。[6][7]競技場可容納5000多名觀眾。此外,還接待了2000名新聞代表。
由於比賽的組織者要求烏克蘭政府禁止他們通過官方代表團分配或旅遊套餐無法控制自己的預訂,因此酒店房間十分稀缺:這導致許多人的酒店預訂被取消。[8]
於2004年歐洲歌唱大賽時,由烏克蘭選手魯斯蘭娜以歌曲"Wild Dances"奪下冠軍,進而促成烏克蘭於本年的主辦權。
概述
本次大賽沿用去年的心型標誌,並將其內改為烏克蘭國旗,而此次主題為"Awakening" (中文:覺醒中),象徵著這個國家與城市將一步步的向歐洲展現實力。2005年的明信片(表演之間有短片)顯示了烏克蘭的文化和遺產,以及該國更為現代和工業化的一面。
在基輔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的主持人是電視節目主持人瑪麗亞·費洛希妮娜和DJ 帕沙。上屆的冠軍魯斯蘭娜返回基輔的舞台,在幕間式表演中表演,並在「歌手休息室」的後台採訪選手。烏克蘭著名拳擊手維塔利·克利奇科和弗拉迪米爾·克利奇科開啟了電視投票,較有趣的是,冠軍由當任烏克蘭總統尤先科親自了頒發特別獎盃。
產品
此次除發行CD與DVD外,另有官方別針,別針上為歌唱大賽心型標誌,心型中則是國徽,共包含所有39個國家的心型國徽別針,而歐洲廣播聯盟還委託英美作家約翰·甘迺迪·奧康納撰寫一本書《歐洲歌唱大賽–官方歷史》 "The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 The Official History" ,以慶祝大賽五十週年,[9]共有英、德、法、荷、瑞典、丹麥、芬蘭語等其七種語言版本。
在預賽中,有一些聲音的缺陷,最明顯的是在挪威歌曲,在介紹後不久,也是在愛爾蘭歌曲。這些不是固定的DVD版本。
插曲
關於參賽國代表的醜聞在2005年也不例外。德國參加歐洲歌唱大賽的參賽者拒絕了退出的呼籲,因為她的製片人承認通過大量購買她的單曲來操縱該國的流行音樂排行榜。
葛蕾西亞·鮑爾為自己的製片人大衛·布蘭德斯(David Brandes)辯護,同樣落後於瑞士參賽者香草忍者),並表示儘管受到其他德國歌手的抱怨,她仍將參加基輔的決賽。保加利亞的首次亮相被醜聞所籠罩。卡菲的歌曲《洛林》 "Lorraine" 被指控竊。這首歌聽起來與該國歌手魯斯蘭·梅諾夫在2001年發行的另一首歌非常相似。比賽期間馬爾他也存在電力供應問題,因此電視觀眾從一開始就無法觀看他們的國家比賽。關於土耳其參賽作品存在爭議:土廣電的陪審團作假,導致古爾塞倫歌曲獲勝,2003年獲勝者賽兒塔柏表示這不是最佳選擇。在馬其頓也有類似的爭議,最終導致馬丁·武契奇獲勝。烏克蘭歌曲必須更改,因為它會給人們帶來政治信息,歐洲廣播聯盟表示比賽中不得涉及政治。塞蒙的入境也因醜聞和抄襲指控而黯然失色。葡萄牙的作品《去愛》 "Amar" 的音質非常差,女歌手的麥克風在舞台上多次失靈。
還值得注意的是,該程序僅持續了3.5個小時。這主要是由於投票程序非常漫長,共有39個國家投票,讀出了每一個分數。許多人,包括英國評論員特里·沃根注意到了這一點,並評論了類似馬拉松的投票程序,當俄羅斯投票時,他說「我們還需要再去數多少個國家?現在幾點了?」(原文:How many more [countries] have we got to go? What time is it?)。由於演出非常糟糕,歐洲廣播聯盟將2006年宣布投票的方式改為了一種更短的方法,該方法只讀取前3個得分(其餘得分自動顯示在記分板上)。
魯斯蘭娜也曾打算擔任該節目的主持人,但由於多種原因(包括英語水平不佳)被淘汰出賽。她開始比賽,並在活動的幾個不同階段在歌手休息室間做了一些簡短的採訪。
在預賽中,第一個預賽是卡片上顯示的匈牙利,但它沒有顯示匈牙利國旗,而是意外顯示保加利亞國旗。
Remove ads
參賽國

參賽國
未晉級決賽國
過去參賽過,但2005年未參賽國

新加入參賽國為保加利亞與摩爾多瓦,而匈牙利則於1998年歐洲歌唱大賽的嫌隙後,重返賽場。
康斯坦丁諾斯第三次代表賽普勒斯參賽,此前曾作為主要歌手代表賽普勒斯參加1996年的比賽,並作為第一五人組的一部分成員參加了2002年的比賽。以前曾在2001年代表希臘加入古董樂團。塞爾瑪·比約恩斯多蒂爾曾於1999年代表冰島。曾於1998年代表馬爾他,並將於2009年再次代表參賽。1995年代表西班牙的安娜·康德以安道爾的支持歌手身份返回。
結果
預賽於2005年5月19日21:00舉行(CET歐洲中部時間),25個國家參賽,39個國家參與投票。
深色國家表獲取晉級決賽資格
Remove ads
資格: 參賽資格如下
- 四個保障資格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英國。
- 2004年歐洲歌唱大賽前十名(不含保障資格)。
- 2005年預賽前十名。
決賽於2005年5月21日21:00舉行(CET歐洲中部時間),由希臘獲勝。
以粗體顯示的國家被允許參加2006年歐洲歌唱大賽決賽
得分
歐洲廣播聯盟引入了一個未公開的電話投票門檻,為了使該國的投票有效,必須在每個投票國家進行登記。如果達不到這個數位,該國的後備陪審團將轉而投票。在半決賽中,這影響到摩納哥,安道爾和阿爾巴尼亞,安道爾,摩納哥和摩爾多瓦在決賽。
以下為各國在投票中給予12分的參賽國列表:
以下為各國在投票中給予12分的參賽國列表:
其它國家參賽
獎項
馬塞爾·貝桑松獎獎是在2002年在愛沙尼亞塔林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上首次頒發的,以表彰決賽中的最佳參賽歌曲。該獎項由克里斯特·比約克曼(1992年歐洲歌唱大賽瑞典代表、現任瑞典代表團團長)和理察·哈雷斯(1984年歐洲歌唱大賽瑞典獲勝者哈雷斯兄弟成員)創立,以年度大賽創辦人馬塞爾·貝桑松的名字命名。[14]獎項分為三類:新聞獎、歌手獎和作曲家獎。[15]
芭芭拉·黛克斯獎自1997年以來每年由粉絲網站歐洲歌唱大賽頒發,是每年頒發給比賽中穿著最差的藝術家的幽默獎。它以比利時藝術家芭芭拉·黛克斯的名字命名,她在1993年的比賽中名列最後,她穿著自己設計的(糟糕的)連衣裙。[1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