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5年熱帶風暴何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5年热带风暴何塞
Remove ads

熱帶風暴何塞(英語:Tropical Storm Jose)是2005年8月登陸墨西哥中部的一個持續時間較為短暫的熱帶風暴,也是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第10場獲得命名的風暴,還是這年第5個登陸墨西哥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

事实速览 形成, 消散 ...

系統於8月22日在坎佩切灣形成,次日就從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登陸。從形成到消散,何塞成為熱帶氣旋的時間還不到24小時,但仍然在相應地區產生可觀降水。暴雨引發多起泥石流,共計直接奪走6條人命。氣旋造成的破壞也很嚴重,損失數額約為4500萬美元(2005年美元)。[1]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熱帶風暴何塞源自2005年8月8日離開非洲西海岸的一股東風波[2]。8月13日,系統在中大西洋上空催生出第十號熱帶低氣壓[3],但東風波仍在繼續西進,於8月17日進入加勒比海。系統進入尤卡坦半島,在此期間略有發展,但到了8月21日進入坎佩切灣時,系統關聯的對流還是很少。次日早上,由於有反氣旋產生非常有利於熱帶天氣系統發展的散度,對流出現爆發性增長。QuikSCAT(意為「快速散射儀」)衛星的讀數表明,截至協調世界時這天中午12點,系統內已經發展出明確的低氣壓中心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將位於墨西哥韋拉克魯斯以東約175公里海域的系統歸類為本季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2]

由於行經洋面水溫很高,風切變也非常少,低氣壓得以快速組織,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指出,氣旋太過接近陸地,所以即便外界環境非常有利,也沒有足夠的發展時間。受北側的中層高壓脊影響,低氣壓總體向正西略偏北側前進,此後也一直保持這一方向直至消亡。[4]。低氣壓在西進同時快速強化,僅6小時後就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何塞」(Jose)。熱帶氣旋預測模型一度難以準確預報風暴走向,部分模型認為氣旋自始至終都不會登陸[5]。何塞繼續增強並逼近墨西哥海岸,於8月23日以風力時速90公里的最高強度從該國韋拉克魯斯州登陸[2]。氣旋登陸時正開始形成風眼,但強度仍然遠不及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一級颶風的下限[6]。登陸後,何塞迅速減弱,很快就於當天下午在墨西哥中部山區上空消散,距此前熱帶低氣壓形成尚不足24小時[2]

Remove ads

防災措施和影響

由於熱帶風暴何塞成形的位置距陸地太近,韋拉克魯斯州沿海地區收到熱帶風暴警告時,距氣旋登陸已經只剩不到9小時。有關部門於8月22日發布熱帶風暴警告,生效範圍隨着何塞強化而向南延伸,直至8月23日何塞登陸後不久再全部中止。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多份公告中強調,風暴的主要威脅來自於降水。[2]

更多信息 市鎮, 降雨量 ...

何塞導致農作物、公路和民居受損,韋拉克魯斯州多個城市的街區被淹,約8萬人被迫躲進避難所。該州政府估計風暴造成的破壞價值約為4500萬美元(2005年美元)。約有120個市鎮降下瓢潑大雨,大部分經濟損失都發生在其中8個市鎮,分別是馬丁內斯德拉托雷、米桑特拉(Misantla)、瑙特拉Nautla)、聖拉斐爾San Rafael)、維加德拉托雷(Vega de la Torre)、阿克托潘Actopan)、卡德爾(Cardel)和烏蘇羅加爾萬úrsulo Galván)。估計僅公路基礎設施就受到價值3300萬美元(2005年美元)的破壞。[1]

據報道,風暴一共導致至少1萬6000戶民宅和約250平方公里用於放牧的土地受損。此外,還有超過420平方公里的多種莊稼地被淹,其中包括甘蔗玉米香蕉。何塞還致使大量船隻遺失。有關部門派出90支醫療大隊趕赴災區,減少受災人群中傳染病爆發的風險。[1]

氣旋直接導致6人遇難,其中韋拉克魯斯州的哈拉帕有1人因泥石流喪生,瓦哈卡州也有5人因泥石流死亡[2]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