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5年8月20日香港暴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5年8月20日,香港發因豪雨引致水災,並伴有其他次生災害。

事件起因

隨著華南沿岸一道季風槽於華南形成,香港於8月中開始已受驟雨影響,當季風槽於8月19日移向華南沿岸,相關的活躍西南氣流亦開始同時影響香港,因此惡劣天氣於入夜後開始出現,有頻密狂風大驟雨及強烈雷暴,黃色暴雨警告亦於晚間持續生效,直至翌日午夜。翌日(8月20日)隨著活躍西南氣流持續影響,天氣進一步轉壞,兩天在香港天文台錄得的雨量共546.2毫米。

災情

8月20日日出開始,強雷雨區開始影響香港境內,廣泛地區雨勢持續。上午8時35分,黃色暴雨警告再度生效。當天上午約10時,灣仔寶雲道一幅山坡有山泥塌下,一度影響鄰近堅尼地道小學教堂託兒中心,約100人需疏散;同時,傾瀉的山泥亦把寶雲道緩步徑覆蓋,消防員其後用生命探測儀檢查是否有人被困,最後證實無人被困,亦無傷亡。

在上午10時左右,大嶼山東涌道石門甲伯公坳一段一幅護土牆的山泥突然塌下,山泥把東涌道淹蓋,加上嶼南道亦發生多宗水浸山泥傾瀉,引致大嶼山南部和北部之間的交通中斷,大批前往寶蓮寺的旅客須冒著大雨步行下山。

中午時分,雷雨區開始稍為減弱,廣泛地區的雨勢雖然回落至黃雨以下但仍持續,因此黃雨警告仍須生效。期間荃灣大帽山山腳的芙蓉山村、光板田村木棉下村老圍村圓玄學院等多條村落先後發生水浸,其中老圍村更在下午3時許發生泥石流,大量黃泥水如瀑布般從山上沿進村的道路湧往荃錦公路,期間一輛的士剛駛至,被困洪水中,司機及乘客須由消防員救出,幸各人均無恙。黃昏時分,附近的芙蓉山村亦發生山泥傾瀉消防員至晚上約9時救出一名被困在山泥下男村民,惟已證實死亡。

荃灣外,屯門元朗八鄉多條村落亦發生水浸,部分村民須消防員協助脫離險境。

除上述地區外,全港多處地方當天亦有水浸、塌樹和山泥傾瀉事件發生。當天全港共接獲28宗水浸、97宗塌樹和59宗山泥傾瀉報告。

黃色暴雨警告持續了近13小時後,於晚上9時10分取消。

Remove ads

其他資料

香港天文台於8月20日全日錄得的雨量共303.3毫米,是8月份第二最高的單日降雨量。與2008年6月7日同樣錄得高累積雨量的空前暴雨不同,2008年的暴雨雖然降雨只持續了不足十小時,但香港天文台總部所錄得的整點雨量卻錄得破紀錄雨量(上午8時至上午9時共錄得145.5毫米雨量),相反2005年8月20日和前一天的豪雨,特點是就時雨量而言降雨強度不強,廣泛地區最高時雨量少於50毫米,只達黃色暴雨警告水平,但降雨比較持久,以致總雨量僅僅比2008年暴雨低3.8毫米(是次暴雨全日總雨量達307.1毫米)。

除黃色暴雨警告外,當天生效的警告信號還有:雷暴警告山泥傾瀉警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強烈季候風信號

受到該兩天的豪雨影響,2005年8月,香港天文台整個月錄得的總雨量達971.3毫米,為8月份的第二最高月雨量紀錄,也是繼1998年6月9日暴雨後的最高日雨量,位列有紀錄以來第15位[1]。而2005年除8月外,5月和6月錄得的雨量亦比正常的高出很多,即使該年只曾一次發出紅雨警告[2],令全年的總雨量高達3214.5毫米,為有紀錄以來的第三最高雨量年份。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