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6年班達海地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6年班達海地震是指2006年1月28日發生於印度尼西亞班達海的強烈地震[3]。該次地震震中位於北緯5.473度、東經128.131度,震級MW 7.6級,震源深度約為397.0千米[1]

事实速览 日期, 發生時間 ...

發震背景

2006年班達海地震震源所處的班達海板塊亞洲東南部位於班達海的小型板塊。其範圍大致包括蘇拉威西島的一部分、斯蘭島班達群島,東側毗鄰新幾內亞鳥首板塊帝汶板塊巽他板塊馬魯古海碰撞帶英語Molucca Sea Collision Zone,西面是該板塊與帝汶板塊的匯聚邊界。在本次地震發生前,該板塊中最強烈的地震是矩震級達8.5級的1938年班達海大地震[4]。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分析,這次地震是由於澳洲板塊俯衝帝汶板塊所發生的[5]

參數測定

哈佛大學測定的該次地震震級MW 7.6級,該數據被美國地質調查局採用。同時,美國地質調查局還測定,該次地震震中位於北緯5.473度、東經128.131度,震級為Me 7.5級,震源深度約為397.0千米[1][6]法屬波利尼西亞地球物理實驗室測定的震級偏高,為MW 7.7級[6]中國地震台網測定的震級為Ms 7.6級、震源深度約為350千米[7]

美國地質調查局根據互聯網在線震感調查頁面收集到的一百餘份震感報告,推定出本次地震的最大烈度為4(IV)度[2]

震害情況

由於2006年班達海地震發生於距海平面約400千米的地下,故未引發海嘯。由於震源深度太大,故地表震感並不強烈,也未造成人員受傷[5]

參見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