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0年颶風朱莉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0年飓风朱莉娅
Remove ads

颶風朱莉婭(英語:Hurricane Julia)是有可靠衛星觀測紀錄以來在大西洋盆地內形成位置最偏東面的四級颶風[2],也是2010年大西洋颶風季形成的第12個熱帶氣旋,第5場颶風和第4場大型颶風。系統於9月12日由佛得角附近的東風波迅速發展形成,從該群島附近經過,很快就於次日達到熱帶風暴標準並獲名「朱莉婭」(Julia)。9月14日,氣旋達到颶風標準並馬上進入爆發性增強期,僅用24小時就從颶風強度下限增強至四級颶風下限。達到最高強度後,朱莉婭因同附近的颶風伊戈爾相互影響導致未能進一步發展,再於9月18日降級成熱帶風暴。接下來氣旋行經海域水溫逐漸降低,外界環境漸趨不利。9月20日,朱莉婭開始轉變成溫帶氣旋,氣象機構在這時停止對其發布公告。

事实速览 形成, 消散 ...

颶風朱莉婭自始至終都沒有對任何陸地構成顯著威脅,因此引發的破壞很小。佛得角群島南部有間歇性降水,引發局部輕度洪災和少許不便。當地陣風時速最高為48公里,對農作物造成少量傷害。此外,氣旋還導致海況惡劣,大浪對多個島的海岸沿線構成威脅。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颶風朱莉婭源於9月11日離開非洲西海岸進入大西洋的一股強勁東風波,其中保有深層對流和強勁的東風[3],促使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開始對其進行追蹤[4]。東風波以每小時16至24公里的速度保持總體向西移動,其組織結構迅速改善,海面氣壓也顯著降低[5]。經過數小時的繼續組織,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認為東風波發展成熱帶氣旋的可能性僅有小幅提升[6]。到了9月12日,熱帶低氣壓已經形成,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協調世界時當天下午15點開始針對位於佛得角群島最南端東南方向約400公里洋面的氣旋發布公告[7]

接下來數小時裡,低氣壓繼續向西移動並穩步增強。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實際操作中是於9月13日清晨將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以「朱莉婭」(Julia)為其命名,但之後經過重新分析確認,成為熱帶低氣壓僅12小時後,氣旋風速就已達到每小時65公里[3][8]。朱莉婭的強度在從佛得角附近經過的數小時裡沒有顯著變化,不過風暴逐漸沿深層高壓脊的南部邊緣迴轉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繞過佛得角群島後,氣旋恢復緩慢增強勢頭,到9月14日清晨,衛星圖像顯示其中已有不規則的長條形眼狀特徵形成。[3]朱莉婭行經海域局部出現28°C的高海面溫度,風暴隨之進入快速增強期,僅數小時後就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一級颶風標準[9]。雖然所處洋面的海洋熱含量相對較低,但因垂直風切變少、海面溫度高,颶風仍在快速強化[3],於9月15日升級成二級颶風[10],然後又在不到兩小時後達到三級颶風標準,成為2010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4場大型颶風[11]。急劇強化的趨勢仍在繼續,氣旋又在6小時後成為四級颶風[12]。根據衛星數據估算,朱莉婭達到的最高風速為每小時220公里,最低氣壓948毫巴百帕,27.99英寸汞柱),不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實際操作中的估算值分別為每小時215公里和950毫巴(百帕,28.05英寸汞柱)[12]

達到最高強度時,朱莉婭沿中到上層低氣壓迴轉向西北方向前進,移動速度略有加快。這片中到上層低氣壓還在高空產生不利的南向氣流,令風暴強度略有減弱。到了9月16日清晨,衛星圖像上已經難以分辨氣旋風眼,朱莉婭的強度下滑至低於大型颶風標準。在此期間,颶風同附近深層高壓脊邊緣的東南偏南轉向氣流結合,前進方向進一步朝西偏移。[3]氣旋的覆蓋範圍相對較小,強度仍達到颶風標準。接下來朱莉婭行進至規模更大的颶風伊戈爾東側,朱莉婭的環流開始受到伊戈爾產生的外流衝擊,再加上海面溫度降低,朱莉婭的強度於9月17日晚降至低於颶風強度。此後,朱莉婭圍繞持續不斷的高壓脊進一步迂迴向北加速移動,[3]幾乎與伊戈爾完全合併。之後的幾小時內,朱莉婭逐漸北上,然後轉向東北,再又轉朝東面行進。9月18日,朱莉婭的下層中心在向東移動期間部分暴露出來,但此後幾小時裡又有對流逐漸在中心上空重新發展出來。[3]風暴內雖然還保有深層對流,但上空的垂直風切變卻再度增長,導致風暴開始轉變成溫帶氣旋。估計朱莉婭於UTC9月20日下午18點在亞速爾群島以西約1750公里洋面退化成不含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區。[13]低氣壓區在大西洋上空蜿蜒行進了數日,起初繼續保持向東移動的趨勢,然後又以環狀路徑南下。朱莉婭的殘留飄忽不定地前進,一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到距百慕大563公里海域,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再次對之進行監控。但由於外界環境不利,系統未能重新發展成熱帶氣旋[14],對流也已經完全消亡,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9月28日中止監控[15]

Remove ads

防災措施和影響

Thumb
9月16日,颶風卡爾(左)、伊戈爾(中)和朱莉婭(右)同時存在。

朱莉婭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時就立即對佛得角構成威脅。預計群島降雨量至少會有76至127毫米,局部地區累計達203毫米。佛得角政府為此向南部群島發布熱帶風暴警告,影響範圍包括馬約島聖地亞哥島福古島布拉瓦島[7]

風暴自始至終位於海上,沒有登陸過任何陸地,因此沒有任何報道表明氣旋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重大破壞。風暴逼近期間,佛得角南部有間歇性降水和陣風,風速在每小時38至48公里之間[16]薩爾島測得的降雨量不足9.9毫米,是各島僅有的雨量紀錄[17][18]。風暴經過期間,有關部門取消了佛得角境內及國際間的多架航班[16]。聖地亞哥島因洪災引發多起山體滑坡,導致局部地區同外界的交通中斷,另有多個社區的玉米作物受損[19][20]。此外,朱莉婭還令海上波濤洶湧,高3至4.5米的大浪導致多個島上的海岸受到輕度干擾[16]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