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3年拿篤衝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3年拿篤衝突(馬來語:2013 konflik Lahad Datu,英語:2013 Lahad Datu conflict)是一起發生在2013年2月11日至2013年3月24日的武裝衝突共歷時一個月又13天,馬來西亞軍警與蘇祿武裝人員的衝突。該衝突是馬來西亞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印馬對峙、馬來亞緊急狀態以及馬來亞共產黨叛亂以來最為嚴重的衝突,共72人(包括軍民)於戰鬥中陣亡、16個人(包括軍民)於戰鬥中負傷,以及564個人(包括非法移民)戰鬥時被俘。
![]() |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3年5月9日) |
![]()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3年3月11日) |
Remove ads
背景
1658年,汶萊將沙巴割讓給蘇祿蘇丹國。19世紀後半,蘇祿蘇丹國逐漸被西班牙所控制,而沙巴則被置於英國的保護之下。蘇祿蘇丹國與英國於1878年簽訂了關於北婆羅洲領土的協議。協議中使用了「pajakan」這個詞,在英語版本中,協議為蘇祿蘇丹國割讓北婆羅洲給英國,但依蘇祿的主張,蘇祿蘇丹國是將北婆羅洲租借給英國。1885年西班牙放棄對沙巴的主權。但是菲律賓主張對沙巴擁有主權。1963年沙巴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目前沙巴屬馬來西亞,但是存有主權爭議。每年馬來西亞駐菲律賓大使館還是會支付蘇祿蘇丹的後代5300令吉,但馬來西亞認為此款項為轉讓金,而蘇祿認為這筆款項為租金。[16]
在持續的衝突中,美國聲稱馬來西亞占領了沙巴州。其理由是蘇祿蘇丹國還包括婆羅洲的東北部,而婆羅洲包含在蘇祿群島內。這片領土的問題和蘇丹的現況仍未解決。2012 年 10 月 7 日,菲律賓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宣布,菲律賓政府與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 (MILF)達成了框架和平協議。然而,蘇祿蘇丹國的繼承人在談判中感到被邊緣化。作為回應,蘇丹賈馬魯爾·基蘭三世聲稱自己是蘇祿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並於 2012 年 11 月 11 日頒布法令,要求民事和軍事特遣隊對北婆羅洲的領土提出權利。因此,他任命其兄弟兼Raja Mudah(「繼承人」或「王儲」)阿比穆丁·基拉姆 (Agbimuddin Kiram) 來領導該組織。 2013 年 2 月 11 日幾個月後,阿比穆丁·基拉姆 (Agbimuddin Kiram) 及其 100 名追隨者從菲律賓南部鄰近的塔威塔威島( Tawi-Tawi)抵達沙巴拿篤的甘榜坦多(Kampung Tanduo) 。
2001 年 10 月 23 日,國際法院裁定沙巴及其所有群島均屬於馬來西亞聯邦。國際法院也不接受菲律賓政府介入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關於西巴丹島和利吉丹島地位爭端的申請。國際法院在審查了與占領沙巴州有關的所有事項後做出了這一裁決。這其中包括該地區的地理和歷史因素。它還考慮到居民選擇自己政府的權利。所有沙巴人都承認他們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這一領土問題已不復存在,因為沙巴是馬來西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有州屬行政機構都已併入馬來西亞聯邦。菲律賓曾一度提出主權聲索,但數年後才正式表態。
賈瑪魯·基蘭三世並非唯一自稱蘇祿蘇丹的人。因為許多人都聲稱自己是蘇祿蘇丹的王位繼承人。2011年,拿督穆罕默德·阿克詹·本·達圖·阿里·穆罕默德被蘇祿人民選舉為蘇祿蘇丹。一些人認為拿督阿克詹是蘇祿第33任蘇丹,也是第一任蘇祿蘇丹帕杜卡·瑪哈薩里·毛拉納·阿爾·馬洪·沙里夫·哈希姆一世(來自柔佛)的繼承人。
據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報道,還有許多人自稱是蘇祿蘇丹。還有兩個人聲稱自己是蘇祿的第 35 代後裔。福阿德·基拉姆和穆德祖爾·萊爾·坦·基拉姆也自稱是蘇丹。他們兩人都是正在進攻馬來西亞的賈馬魯·基拉姆三世的堂兄弟。福阿德·基拉姆是蘇丹伊斯梅爾·基拉姆一世 (1950-1974) 的兒子,伊斯梅爾·基拉姆聲稱他是由其他蘇祿貴族任命的。另一方面,穆德祖爾聲稱他才是真正的蘇祿蘇丹,因為他的父親蘇丹安普·穆罕默德·馬哈庫塔·基拉姆 (1974-1986) 得到了菲律賓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的承認。
Remove ads
據《馬尼拉時報》報道,參與政治將使個人的王位繼承權失效。這是根據所有王位繼承人都遵循的蘇祿王室制度。任何蘇祿王位繼承人如果參與政治,其王位繼承權將失效。
然而,可以說所有王位覬覦者都直接參與了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政治。拿督穆罕默德·阿克詹·本·達圖·阿里·穆罕默德是沙巴巫統黨員(他的公民身份被馬來西亞政府撤銷後,他離開了該黨),而穆祖萊爾曾於1997年在卡加瓦德描籠涯地區競選,但落敗。賈馬魯·基拉姆(拉哈達圖危機的煽動者)也曾在2007年代表總統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的政黨參選,但落敗。
馬來西亞警方已封鎖了拉哈達圖穿過油棕種植園通往槍手所在位置甘榜丹杜(Kampung Tanduo)的主要道路。海警也在附近水域巡邏。安全機構還阻止了來自菲律賓南部的公民入境。
據半島電視台消息人士稱,蘇祿士兵駐紮在拉哈達圖,是因為他們想要要求獲得承認以及在沙巴永久居住的權利。
據《馬尼拉時報》報道,入侵發生前不久,總理納吉布拉扎克在由其所屬政黨巫統舉辦的政治演講中表示,馬來西亞將很快失去沙巴。菲律賓情報機構還表示,有多方干涉並挑起了此次事件。納吉布拉扎克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納吉布拉扎克否認參與其中,並表示這是反對派政府恐嚇人民的一場鬧劇。納吉布因發表這番言論受到嚴厲批評。賈瑪魯基蘭三世的女兒雅賽基蘭也否認自己得到了納吉布或任何其他人的支持。
蘇祿蘇丹的弟弟阿比穆丁·基蘭表示,如果馬來西亞想要談判,就應該直接與蘇祿蘇丹賈馬魯·基蘭三世談判。因為阿比穆丁·基蘭的指示來自他的弟弟。他還表示,他將留在拉哈達圖,除非被弟弟召回,否則他不會撤軍。
戰役
2013年3月1日上午,馬來西亞皇家警察與阿比穆丁·基拉姆的追隨者發生衝突。第69突擊隊的兩名馬來西亞皇家警察成員,督察祖基菲里·馬馬特 (Zulkifli Mamat) 和中士薩巴魯丁 (Sabaruddin) 被殺。與此同時,阿比穆丁·基拉姆的12名追隨者在衝突中喪生。
2013年3月3日傍晚6點30分,六名警察在仙本那 Simunul 的 Kampung Sri Jaya 遭武裝入侵者伏擊身亡。另有六名入侵者在此次事件中喪生。警方仍在調查該組織是否與蘇祿蘇丹國的追隨者有任何聯繫。此前,同一天早上7點,一名入侵者被村民毆打致死。
蘇丹基蘭三世秘書長亞伯拉罕·伊吉拉尼表示,暴力事件起因於馬來西亞警方搜查一名涉嫌窩藏入侵者的菲律賓非法移民的住所。最終,伊瑪目·馬斯及其四個兒子被發現窩藏了蘇丹的親戚——也就是該地區的入侵者——後被殺害。
據警察總監伊斯梅爾·奧馬爾稱,共有10名被認為與入侵軍隊有關聯的人員被發現進入拉哈達圖和仙本那之間的庫納克的 Kampung Lormalong 和 Kampung Dasar Lama 地區。
馬來西亞政府已開始將警察和軍事人員的數量增加一倍,並調動了皇家馬來軍團的軍官。此外,還從馬來半島派遣了7個ATM營和從砂拉越派遣了1個PGA營來加強安全保障。
2013年3月5日,馬來西亞派出3架F/A-18 大黃蜂戰機和 5 架鷹式戰鬥機 於上午7點對據信是阿比穆丁·基蘭追隨者藏身之處的地區進行空襲。《每日新聞》報道稱,已發現約 30 名襲擊者的屍體。其中一人被擊斃。迄今為止,已確認67名襲擊者死亡。另有 149人被捕。
News5獨家報道稱,部分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成員正在蘇祿省霍洛島接受訓練,準備執行營救沙巴菲律賓人的任務。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前領導人努爾·米蘇阿里表示,這些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成員與蘇祿皇家安全部隊沒有任何關聯,也與他們並無瓜葛。不過,蘇祿省省長阿卜杜薩庫爾·陳否認了努爾·米蘇阿里指揮下的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戰士前往沙巴的任何報道,他還否認有 1,000名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戰士滲透到該州。此外,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主席穆斯利明·塞瑪表示,他們尊重沙巴於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的決定。 他還表示,他曾在1973年訪問過沙巴,親眼目睹了沙巴人民的歡樂心情,並補充說,他還有很多親戚住在沙巴。
菲律賓最大的分離主義組織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主席穆拉德·易卜拉欣表示,MILF並未直接參與這場衝突。他還表示,這一問題需要通過吉隆坡和馬尼拉政府來解決。
拿篤入侵事件後,馬來西亞警方援引《2012年安全罪行(特別措施)法》(該法是《內部安全法》的後續法案之一)逮捕了104名涉嫌與賈馬魯·基蘭三世有關聯的菲律賓人。其中包括幾名使用假身份進入沙巴的基蘭家族成員。 此外,還逮捕了111名蘇祿恐怖分子,另有 8 人被控援引《刑法》第121條,罪名是向最高元首發動戰爭,在馬來西亞,該罪名可判處死刑。
此外,在此次危機之後,政府於 2013年3月7日設立了一個名為沙巴東部安全司令部(ESSCOM)的區域,以進一步加強沙巴東部的海上安全。幾周後,首相 拿督斯里納吉布於 2013年3月25日啟動了一個名為沙巴東部安全區(ESSZONE)的區域。
經過
2013年2月12日,蘇祿蘇丹賈馬魯爾·基拉姆三世的弟弟阿茲穆迪·基拉姆率領逾百人攜帶武器乘船從菲律賓南部進入當地警察於拿篤的甘榜丹道(Kamp峙,該地距離拿篤鎮約有150公里。[17]
2013年3月於甘榜丹道交火。馬來西亞有2名警察喪生,蘇祿武裝人員。[18][19]
2013年3月三世篤的蘇祿武裝人員立刻無條件投降。[20]拿篤鎮民依警方勸告而留在室內,許多商店暫停營業,街道冷清。[21]拿篤鎮11所中小學開始停課。[22]在拿篤有3名蘇祿武裝人員被逮捕。[23]當日稍晚,警方接到仙本那的Simunul的居民目擊武裝人員的通報,在搜索過程中又於Simunul發生槍戰。馬來西亞警方稱,在3月2日仙本那的槍戰中有6名馬來西亞警察及6名蘇祿武裝人員死亡。在古納縣(Kunak)也有人目擊武裝人員,警方也進行搜索。[23][24][25][26][27]
2013年3月3日,媒體消息混亂,據報前一日仙本那的槍戰已造成有約1000名村民逃離。[28]
2013年3月5日早晨,馬來西亞軍方開始從空中對蘇祿武裝人員發動攻擊並進行轟炸。[29][30][31]菲律賓警方阻止了67名蘇祿蘇丹國的支持者企圖從菲律賓南部的塔威塔威省進入沙巴。菲律賓警方表示,這67人來自巴西蘭省與蘇祿省,但並無武裝。[32]
2013年3月7日,蘇祿蘇丹宣佈單方面停火,並希望馬來西亞也停火。馬來西亞國防部長阿末扎希表示,除非對方無條件投降,否則不會接受停火的提議。[33]馬來西亞警察總長Ismail Omar表示,3月6日至3月7日的交火中有31名蘇祿武裝人員死亡。[34]
2013年3月12日,雙方在雙溪雅木(Sungai Nyamuk)發生交火,有1名馬來西亞軍人及3名蘇祿武裝人員死亡。[35]
相關事件
2013年3月3日,環球電信(Globe Telecom)網站遭黑客攻擊,攻擊者自稱來自「馬來西亞Cyb3r 4rmy」。該組織留言稱:「不要入侵我們的國家,否則你將自食其果」。環球電信承認了此次黑客攻擊,但聲稱沒有敏感信息被盜。網站在中午前恢復正常。
為了報復,自稱來自「匿名菲律賓」的黑客攻擊了馬來西亞的幾個網站。他們警告馬來西亞「停止攻擊我們的網絡空間!否則我們將攻擊你們的網絡世界!」 馬來西亞斯坦福學院的網站遭到黑客攻擊,首頁被替換成一條注釋:「是時候收回真正屬於我們的東西了。沙巴屬於菲律賓,你們非法宣稱擁有它」。
2013年3月4日,在谷歌搜索「沙巴」一詞,結果顯示該地區維基百科條目的緩存版本。該條目稱馬來西亞對該州的控制是「非法的」,並且「事實上,(沙巴)是蘇祿蘇丹國的一部分」。谷歌馬來西亞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知曉此事。
2013年3月5日,約100名菲律賓人在馬卡蒂的馬來西亞大使館前舉行抗議活動。他們敦促馬來西亞部分人也表示支持基拉姆的訴求。至少50名警察往該地區。由大使館後來暫停營運。
拉扎克試圖評估反對黨領袖安瓦爾·易卜拉欣是否參與其中。此前,菲律賓媒體報道稱安瓦爾可能參與了此次入侵,並且他與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成員諾爾·米蘇阿里在一起的照片開始流傳。[ 104 ] [ 105 ]與此同時,安瓦爾對試圖將他與入侵聯繫起來的國有報紙《馬來西亞前鋒報》和電視台TV3提起法律訴訟。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人民公正黨副主席蔡添強聲稱,執政的馬來民族統一機構(UMNO) 故意策劃了這場危機,以恐嚇沙巴人民,使他們支持執政聯盟。蔡添強的指控遭到馬來西亞公眾的強烈抗議;安美嘉·斯里尼瓦桑 (Ambiga Sreenevasan)和賽夫丁·阿卜杜拉 (Saifuddin Abdullah)等公民和知名人士呼籲雙方達成兩黨共識來解決這一問題。
2013 年大選前夕,菲律賓反對黨參議員候選人指責阿基諾總統向基拉姆家族傳遞了不明確的信息。他們還說,總統因「背叛公眾信任」而面臨彈劾的危險。 與此同時,阿基諾總統指責前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政府中未透露姓名的成員是陰謀家;但阿基諾由於缺乏證據而沒有透露任何人的名字。基拉姆的女兒傑塞爾公主要求阿基諾證明他的指控。前國家安全顧問諾伯托·岡薩雷斯否認他就是阿基諾所指控的人。 在2007 年參議院選舉中,賈馬魯爾·基拉姆三世在阿羅約的團結團隊領導下競選參議員失敗。
3月5日,亞航航班動用亞洲航空的航班將軍隊運送到沙巴。隨後,網上引發了一場爭論,爭論的焦點是此舉究竟凸顯了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愛國主義精神,還是軍方資源的匱乏。一些馬來西亞人質疑,為何政府不出動其C-130大力神運輸機隊。另一些人則稱讚亞洲航空的援助努力。國防部表示,動用亞洲航空只是權宜之計。馬來西亞國防部長扎希德·哈米迪指出,每架馬來西亞皇家空軍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只能搭載90名士兵,而亞洲航空的噴氣式飛機每架可搭載多達200名士兵。馬來西亞國防部指出,租用民用噴氣式客機在其他國家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包括北約國家。
2013年3月8日,馬來西亞民眾在吉隆坡菲律賓大使館外集會。這場名為「鮮花行動」( Ops Bunga )的活動鼓勵參與者在大使館門口獻花,以表達馬來西亞公眾對在馬菲律賓僑民的聲援。組織者還呼籲人們為在衝突中犧牲的馬來西亞安全官員祈禱。
2013 年 3 月 10 日,有報道稱馬來西亞警方在鎮壓疑似基拉姆三世支持者時使用了暴力,導致大批菲律賓人從沙巴逃往蘇祿。一名難民表示,馬來西亞警方開槍打死了許多菲律賓平民,無論他們是否持有大馬卡 (MyKad),並拘留了許多人。據稱,被拘留者沒有得到妥善對待。一名馬來西亞皇家警察官員否認了這些指控。
News5的報道稱,一些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 成員正在蘇祿省霍洛島接受訓練,準備執行一項拯救沙巴受虐待菲律賓人的任務。前 MNLF 領導人Nur Misuari聲稱,這些 MNLF 成員不是蘇祿皇家安全部隊的成員,也不是其盟友。蘇祿省省長Abdusakur Tan否認了 Nur Misuari 領導的 MNLF 戰士前往沙巴的報道。他還否認有 1,000 名 MNLF 戰士潛入該州。據 MNLF 主席 Muslimin Sema 稱,他們尊重沙巴於 1963 年加入馬來西亞的決定。他還表示,他曾於 1973 年訪問過沙巴,目睹了那裡人民的熱情,並補充說他在那裡有很多親戚。
審訊
影響
此次事件後,馬來西亞停止支付自187付5300令吉割讓金給蘇祿蘇丹繼承人的割讓協議。
傷亡軍警人員列表
反應
美國——美國駐菲律賓大使哈里·K·托馬斯表示,馬尼拉和吉隆坡可以就此問題展開合作。他還補充說,兩國政府將坐下來討論,並表示這場衝突可以在不流血的情況下得到解決。美國也對2012年《邦薩摩洛框架協議》表示歡迎。
汶萊——文萊皇家陸軍少將阿米努丁·伊赫桑也表示希望沙巴危機能夠和平解決。
菲律賓——菲律賓外交部長阿爾伯特·德爾·羅薩里奧向馬來西亞當局尋求保證,「已成為沙巴永久居民並可能身處這些群體之中的」菲律賓人的權利將得到尊重。他還敦促菲律賓人「返回家園,與家人團聚」。他還澄清說,菲律賓團體的行動並未得到菲律賓政府的批准。
印度尼西亞——印尼總統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發表聲明,呼籲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他表示:「我將在近期繼續採取外交途徑,因為(如果事件繼續下去)這樣做並不好。(但)這並不意味着印尼會干涉馬來西亞的內政。不會。」 蘇西洛還對這場已造成多人死亡的衝突表示擔憂,並希望雙方能夠找到和平解決方案。
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已建議其公民不要前往沙巴東海岸以及附近的島嶼和潛水地點。該部門表示,公民在沙巴其他地區應保持謹慎,並補充說,他們將「繼續建議在沙巴的澳大利亞公民遵守馬來西亞全國的安全措施」。
美國——2013年3月1日,美國駐吉隆坡大使館表示,「建議美國公民今後避免前往拉哈達圖地區,並建議其公民關注媒體有關持續暴力事件的報道」。3月4日,美國發布了更詳細的信息,包括針對「從沙巴南部大部分地區東端延伸至印尼邊境的沿海地區(包括拉哈達圖、庫納克、仙本那和斗湖等城鎮)的美國公民的預防措施和旅行建議」。
香港——2013年3月5日,保安局發布「黃色」旅遊警告,建議計劃前往沙巴以及已在沙巴的香港居民提高警惕,並密切關注局勢發展。香港居民也被建議避免前往拿篤、古納和仙本那。
德國——德國外交部於2013年3月3日發布旅行警告,指出沙巴東部地區存在安全風險。德國外交部建議其公民「避免前往斗湖、仙本那、庫納、拿篤、京那巴當岸和山打根等地區進行所有非必要旅行」。
加拿大——加拿大建議其公民避免前往沙巴東部,特別是拿篤、庫納克、仙本那和斗湖等城鎮,以及附近的島嶼和潛水地點,包括西巴丹島。加拿大敦促已在該地區的公民儘快撤離,並持續關注事態發展,並遵守馬來西亞當地政府的命令。
新西蘭——外交貿易部表示,「在遠離沙巴東部主要城鎮的沿海地區、近海島嶼和潛水地點(例如從北部的古達到斗湖的整個海岸),新西蘭公民的安全面臨很高的風險」。建議希望前往沙巴旅遊和居住的新西蘭公民向外交貿易部登記個人信息。
波蘭——2013年3月4日,波蘭外交部發布旅行警告,稱「婆羅洲島沙巴州東部,包括拿篤和仙本那地區,持續存在內亂和高水平恐怖主義威脅」。
新加坡——外交部建議前往沙巴東部的新加坡公民「務必遵循馬來西亞安全部門的建議,照顧好自己,通過當地新聞關注事態發展,並避免前往拿篤、庫納克和仙本那」。
中華民國——鑑於沙巴州發生多起事件,外交部已將沙巴州的旅遊警告級別從正常級別提升至「黃色」。「黃色」旅遊警告提醒公眾前往受影響地區時應特別注意人身安全,並重新考慮前往這些地區的計劃。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建議其公民「避免所有必要的旅行」,避免前往沙巴地區,即從拿篤到沙巴最東端的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連接拿篤和斗湖(途經庫納克地區)的南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這包括仙本那及其附近的島嶼。外交及聯邦事務部還建議目前在該地區的英國公民考慮儘快離開沙巴,並聽從馬來西亞當地警方的建議。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