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3年熱帶風暴巴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热带风暴巴里
Remove ads

熱帶風暴巴里(英語:Tropical Storm Barry)是2013年6月中旬一場強度較弱、持續時間也不長,但卻給中美洲墨西哥部分地區帶去可觀降水的熱帶氣旋。系統源於加勒比海南部的一股東風波,在向西北方向移動期間因外部環境略趨有利而開始發展。6月17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這股擾動天氣升級成201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二號熱帶低氣壓。由於成形位置接近陸地,系統未及增強就已開始穿越尤卡坦半島南部。低氣壓於6月18日晚進入坎佩切灣上空,組織結構逐漸改善。6月19日下午,颶風獵人偵察機的數據表明氣旋已增強成熱帶風暴巴里。6月20日,達到風速每小時75公里最高強度的風暴從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登陸。上岸後氣旋迅速減弱,當晚就退化成殘留低氣壓。

事实速览 形成, 消散 ...

尼加拉瓜北部到墨西哥中南部普降暴雨,多地爆發嚴重洪災。韋拉克魯斯州多條河流泛濫,導致兩人喪生,數千人流離失所,瓦哈卡州也有兩人遇難。此外,薩爾瓦多還有一人死於洪災。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6月8日,有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快速向西移動,在此期間沒有出現發展[1]。6月15日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開始對西南加勒比海上空同東風波關聯的大規模擾動天氣區進行監控[2]巴拿馬以北近海這天發展出低氣壓[1]。系統向西北偏西方向飄移,氣象機構預計外界環境會有利於系統組織[3],但低氣壓區實際上卻於6月16日行進至尼加拉瓜東部上空。雖已進入陸地上空,但系統的環流和對流組織結構卻有改善,返回開放海域上空後,系統於協調世界時6月17日中午12點在洪都拉斯拉塞瓦西北偏北方向約45公里洋面發展成201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二號熱帶低氣壓[1]。低氣壓坐落在伯利茲猴河鎮Monkey River Town)以東約95公里洋面[4],預計會出現顯著增強[5]。但低氣壓實際上尚未強化便於6月17日晚以風速約每小時55公里強度從比格克里克港(Big Creek)附近登陸伯利茲南部[1][6]。氣旋結構逐漸消退,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指出,如果能進入坎佩切灣,系統還有是可能重新發展並增強[7]

行經尤卡坦半島南部期間,系統逐漸減弱,到6月18日下午時已接近退化成殘留低氣壓,但隨着系統接近海洋,其中又有足夠的對流發展出來,保持其熱帶低氣壓強度[8]。環流在陸地上空聚攏,於當天下午進入坎佩切灣的溫暖水域上空[1]。系統的組織結構逐漸改善,並因墨西哥灣西北部上空的中層高壓脊影響向西移動[9]。6月19日下午,飛入低氣壓的颶風獵人偵察機測得烈風強度風速,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將熱帶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以「巴里」(Barry)命名[10]。根據偵察機的數據和德沃夏克分析法估算結果,氣象機構推測巴里於6月19日晚達到風力時速75公里的最高強度[1]UTC6月20日上午11點15分,風暴從墨西哥韋拉克魯斯以北不遠處的拉古納拉曼恰(Laguna La Mancha)登陸[1][11]。第2次登陸僅數小時後,氣旋就因墨西哥高地勢的影響降級成熱帶低氣壓[12]。環流中心的結構越來越混亂,大部分對流都已遠離中心[13]。6月20日晚,巴里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上空完全消散[1]

Remove ads

防災措施和影響

Thumb
6月18日,位於尤卡坦半島上空的第二號熱帶低氣壓。

中美洲和尤卡坦半島

巴里的前身在尼加拉瓜產生大量降水,導致北大西洋自治區有14個區發生洪災[14]洪都拉斯也降下暴雨,降雨量最高的拉塞瓦達到100毫米[15],引發的洪災致使60戶民宅受損,300人受到影響[16]伊里奧納發生多起山體滑坡,導致道路阻塞。利蒙很可能受到一場龍捲風襲擊,有9幢民宅被毀,另外91套受損,4人因住宅被龍捲風颳倒而受傷[15]。伯利茲南部估計在24小時內降下250毫米雨量,導致多條河流溢出。部分地區的涵洞被洪水沖毀,生活在霍普溪沿線的至少54人只能暫時安置到避難所[17]薩爾瓦多有6名未成年人被洶湧的溪流捲走,其中5人很快獲救,但1人始終下落不明,推定已經死亡,另外還有兩人被閃電擊傷[1][18]。墨西哥的尤卡坦州陣風時速達到77公里,狂風暴雨共同影響,導致樹木倒塌,輸電線纜中斷[19]。受閃電擊中發電站並引發火災的影響,超過2萬6000居民家中暫時停電[20]

墨西哥東部

6月18日,第二號熱帶低氣壓進入坎佩切灣,墨西哥政府隨即向蓬塔拉戛托(Punta El Lagarto)到巴拉達納特拉(Barra Da Nautla)之間沿海地區發布熱帶風暴觀察預警[21],並於6月19日升級成熱帶風暴警告[22]。氣旋在這天有所強化,警告生效範圍相應向北擴展到韋拉克魯斯州圖斯潘Tuxpan[23]。政府派出3萬4250名工作人員在該州各地設立避難所[24],全州約有2000人躲入避難所[25]

韋拉克魯斯州降下暴雨,降雨量最高的米桑特拉(Misantla)達到370毫米[26],導致十餘條河流超出警戒水位,引發的山洪還奪走兩條人命[25][27]。政府官員敦促安提瓜河沿岸約4000居民及時撤離,以防萬一[25]格雷羅州普埃布拉州發生多起山體滑坡[28][29]瓦哈卡州有兩人被洶湧的河水捲走[1]。382棟房屋、19所學校和4所醫療中心因風暴受損[30]。韋拉克魯斯州的總損失估計為45.3億墨西哥比索(3.55億美元)[30]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