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Remove ads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以及《京都議定書》第11次締約方會議,於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法國首都巴黎近郊的勒布爾熱舉行,為期13天。簡稱「COP 21」或「CMP 11[1][2]

事实速览 日期, 地點 ...

這次會議的目標是達成具有約束力的措施,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遏制全球氣溫上升[3]。本次會議被視為「拯救地球最後、最佳的機會」[4],同時也是最多國家領導人參與的一屆。

概要

Thumb
COP 21的代表們

隨着《京都議定書》將於2020年到期,與會國希望能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決議以取代《京都議定書》,本次將以「抑制全球暖化」的議題進行協議,目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讓地球暖化速度在2100年時,全球氣溫不會上升超2度[5],阻止全球暖化加劇。與往屆不同的是,在巴黎大會召開之前,已經約有180個國家提交了各國在溫室氣體減排上的自主方案(INDCS)[6]

2015年12月5日各國通過新的聯合國氣候協議草案,草案的主要內容包括,針對減緩氣候變化、增加發展中國家相關預算等議題。

響應

本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全球各大城市均引起不同的遊行、集會和示威,要求各國領袖正視氣候變化的問題[7]。但巴黎因在早前遭到恐怖襲擊,民眾被禁止遊行[8],不過政府因為反恐因素,也沒有放鬆原本用來對付民眾的警力佈署。同時本次氣候峰會共有5000多名青年代表參加[9]

會議成果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5個締約國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議[10]。協議第二條指明將通過以下內容「加強《公約》」:[11]

  1. 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1.5℃之內,同時認識到這將大大減少氣候變化的風險和影響;
  2. 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方式增強氣候抗禦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
  3. 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