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8年反假新闻法令
Remove ads

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英語:Anti-Fake News Act 2018)是一套由馬來西亞國會上下兩院於2018年4月3日通過,並於同年4月9日獲得第15任最高元首蘇丹莫哈末五世陛下御準的聯邦法令。該法令於2018年4月11日在聯邦憲報頒布,並於當日正式生效。

事实速览 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 Anti-Fake News Act 2018, 馬來西亞國會 ...
Remove ads

該法案的立法過程極具爭議,並受到馬來西亞國內外許多人士與組織的關注和反對,有者更認為法案是針對馬來西亞國內外有關時任首相納吉·阿都拉薩涉及該國主權基金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醜聞(1MDB)的輿論。該法案在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通過前,人權組織通過了一項決議要求馬來西亞國會撤回該法案。[1]

2018年5月9日,馬來西亞舉行大選,並實現了自立國以來的首次政黨輪替。新上台的馬哈迪·莫哈末政府同年8月在國會提呈廢除此法的動議,獲下議院三讀通過[2],唯遭反對黨佔多數的上議院駁回[3]。經過法定的一年冷靜期限後,政府於2019年10月再次提呈廢除假新聞法的動議,下議院再次三讀通過[4],上議院則仍未作出表決[註 1]

Remove ads

法案內容

《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共由3大部分以及14個項目組成,由英文馬來文撰寫。

  • 第1部分:初步(Preliminary)
  • 第2部分:罪行(Offences)
  • 第3部分:刪除包含假新聞的出版物的命令(Order for Removal of Publication Containing Fake News)

爭議

《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是一項極具爭議的聯邦法令,該法令在立法過程也常常受到來自國內外人士與組織的強烈反對。法律專家認為,這項前朝國陣政府在今年4月通過的法令,賦予政府過多的權力,包括允許政府提控或扣留任何其認為是在發布假新聞的人。[6]

2018年3月27日,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在接受《詩華日報》採訪時指出,政府向國會提呈《2018年反假新聞法案》含有政治目的,為的是約束反對黨繼續提出對政府不利的消息。他指出,政府要落實反假新聞法案,讓人聯想到他們的政治目的是希望藉由該法案賦權政府,逮捕批評政府的人士。[7]

2018年3月29日,人權組織發布文告表示,馬來西亞政府提出對「假新聞」科以刑罰的法案,是一種直接侵襲言論自由的做法,國會應予撤回。人權組織亞洲區主任布萊德・亞當斯(Brad Adams)表示,《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顯然是針對馬來西亞國內外有關時任首相納吉·阿都拉薩涉及該國主權基金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醜聞(1MDB)的輿論。[1]

2018年4月27日,馬來西亞網絡媒體《當今大馬》透過所屬公司母公司入稟吉隆坡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審核申請,要求法庭宣判《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牴觸《馬來西亞聯邦憲法》第5(1)和10(1)條文,並與第8(1)條文同讀,因此無效。《當今大馬》的代表律師為哥巴斯里南則堅稱,《反假新聞法令》確實會對《當今大馬》的新聞報道工作造成負面影響。[8]

Remove ads

廢除法案

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後,國陣政府首次失去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的半數議席,失去聯邦政權。在希望聯盟政府上台後,首相署法律事務部長劉偉強於2018年8月8日在國會下議院提呈廢除《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動議。該動議最終在2018年8月16日在國會下議院以簡單多數通過三讀,在國會下議院順利通過。

然而,在該動議提呈至馬來西亞國會上議院尋求通過時,國會上議院於2018年9月12日,以28票反對、21贊成和3票棄權,將廢除《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動議擋下,該動議也隨即被退回給國會下議院,無法順利將《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廢除。這也是馬來西亞立法史上,第一個下議院通過但被上議院擋下的動議。首相署部長劉偉強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國陣為首的國會上議院退回廢除《2018年反假新聞法令》動議顯然是為了羞辱希盟政府。[9]

軼事

馬來西亞政府提呈打假新聞法案,引起國內外關注。泰國英文報《民族日報》刊登漫畫,嘲諷首相納吉·阿都拉薩猶如真人版的小木偶皮諾丘(Pinocchio),因撒謊而鼻子變成一棵樹[10]

注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