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安比

2018年的颱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安比
Remove ads

強烈熱帶風暴安比(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Ampil,國際編號:181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22018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Inday)是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0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安比是歷史上在天津市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唯一一個達到熱帶風暴級強度。

事实速览 強烈熱帶風暴安比, 路徑圖 ...

「安比」(高棉語អម្ពិល)一名為首次使用,以取代於2012年在菲律賓棉蘭老島造成重大災害而被除名的熱帶氣旋寶霞。此名由柬埔寨所提供,即酸豆[1][2]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7月11日,一個低壓區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形成,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擾動編號94W。7月1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此系統的評級給予「低」[注 1]。不過,當時此系統受往西北方向的熱帶擾動92W對流增強的影響,使此系統的環境轉差,較大的垂直風切使低層環流中心逐漸外露[4][注 2]。導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7月13日時,取消此系統的評級。

7月14日,隨著此系統進入發展條件良好的區域和熱帶擾動92W加速向西移動遠離,深對流逐漸覆蓋外露的低層環流中心,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直接將此系統的評級給予「中」而跳過「低」[注 3]。7月16日,該系統在西南季風的影響下開始發展,結構也逐漸改善[6],使得日本氣象廳在17日上午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同日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此系統的評級給予「高」並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注 4]。同日下午9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也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6],同時日本氣象廳針對此系統發出烈風警報。7月18日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12W[注 5]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亦於同日上午11時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此系統名稱「Inday」。

7月18日下午9時15分,日本氣象廳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810,並命名為安比[8][注 6]。不久後中央氣象局將此系統升格為輕度颱風[9],各國氣象機構也陸續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但香港天文台在此時才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10],直到隔天上午9時才將安比升格為熱帶風暴[11],為所有氣象部門中最晚升格的氣象機構。當日安比逐漸整合發展,中心略往東移動。

之後安比繼續增強,隔天上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多個氣象部門也都跟隨升格。此時安比離開了季風槽,受到副熱帶高壓引導,由東北逐漸轉向西北移動,雲層集中在西南象限。安比在7月21日於沖繩附近海域掠過。7月22日中午12時30分,安比在上海崇明區陳家鎮東灘登陸[12]。登陸後的安比大致維持強度,日本氣象廳在7月24日才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在翌日(25日)認為其已經轉化為溫帶氣旋。

Remove ads

影響

日本

當地發布之最高風力警報:暴風警報

受到安比影響,那霸機場有12個航班取消,共有1154人受到影響[13]

中國大陸

當地發布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安比在19日下午轉向西北移動,以時速約15公里靠近華東沿岸,因此國家氣象中心在解除針對熱帶氣旋山神的颱風預警信號半日後,需在下午6時正重新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當時安比集結在浙江象山之東南方向約1360公里。國家氣象中心預料安比會在21日晚上到22凌晨登陸浙江、江蘇、上海一帶,隨後深入內陸,橫過江蘇、安徽交界[14]。半日後國家氣象中心再在20日早上6時正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當時安比集結在浙江象山之東南方向約1170公里[15]。至上午9時半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16]。安比於22日中午12時30分在上海崇明區陳家鎮東灘登陸[12]。此後安比抵達長江口,隨後又進入江蘇,並減弱為熱帶風暴,國家氣象中心在下午6時改發颱風藍色預警信號,當時安比位於江蘇如東[17]。安比減弱趨勢緩慢,並持續西北移,在23日中午12時移入山東境內,再在24日凌晨3時50分進入河北境內,到早上7時移至天津境內,下午1時移回河北,至下午5時已經抵達遼寧,下午7時一度移向內蒙古八里罕,後再一次重返到遼寧,晚上9時半再移入內蒙古,並在晚上11時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最終於25日2時在內蒙古開魯變性為溫帶氣旋[18]。中國中央氣象台於7月25日2時對安比停止編號,並於6時解除颱風藍色預警,但安比殘餘環流仍然影響吉林、黑龍江兩省,給其帶來強風及大暴雨[19]

中央氣象台在年報修訂最佳路徑圖,認為安比一直維持熱帶氣旋性質,直到俄羅斯東北部沿岸附近才消失。[20]

Remove ads

上海

當地發布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上海市氣象局在7月19日上午9時20分啟動颱風四級應急響應[21],至20日上午10時半升級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22]。隨着安比進入東海,並加速移向華東沿岸,上海中心氣象台在21日上午9時半直接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當時安比集結在浙江象山之東南偏東約740公里[23]。安比的路徑持續直指上海附近,上海中心氣象台在下午5時半發佈颱風橙色預警信號,同時上海市氣象局啟動颱風二級應急響應,當時安比移至在浙江象山之東南偏東約405公里[24]。安比於22日中午12時30分在上海崇明區陳家鎮東灘登陸[12],是1949年以來海上西行直接登陸上海的第3個颱風(前2次分別出現在1977年和1989年)[25]

浙江

當地發布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浙江省氣象局在19日下午4時正啟動颱風四級應急響應[26]

安徽、山東、河北、天津

當地發布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受安比影響,安徽省氣象局在7月21日早上8時半啟動颱風四級應急響應。7月22日,山東省氣象台於22日16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27]。7月23日,天津市氣象局及河北省氣象局先後於下午1時22分及3時26分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28][29],這是自2012年以來,天津、河北兩地首次發布颱風預警信號[30]

江蘇

Thumb
受安比影響,蘇州市出現狂風和降雨天氣(2018年7月22日)
當地發布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31]

江蘇省氣象局在21日早上10時正啟動颱風四級應急響應[32],同日下午6時升級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33]。隨着安比快將登陸華東地區,江蘇省氣象局在22日10時31分發布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遼寧

當地發布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中國大陸

更多信息 國家氣象中心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

註釋

  1. 當有2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某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就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低」。除非環境異常優良,否則該系統在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甚微。[3]
  2. 「垂直風切變」是指比較一垂直高度中的風速及風向差。由於強烈的垂直風切變會干擾對流,使熱帶氣旋的結構受破壞、甚至系統高低層分離,熱帶氣旋必須在垂直風切變較弱的環境才可順利發展。[5]
  3.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就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中」。一般而言,即使發展機會增大,系統過了24小時之後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才較高;但如果環境良好,系統亦可以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3]
  4.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此時該系統於24小時之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極高,若氣象因素特別有利,該系統更可於6小時內增強為熱帶低氣壓[3]
  5.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的專責小組,並會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並編號。其編號有正式編號與通用編號兩種:前者由2個英文字母及6位數組成,前兩位為洋域代碼(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中間兩位代表熱帶氣旋當年在洋域內之形成次序,後四位為當年公元紀年(2018);後者則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前兩位數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英文字母為洋域代碼(W同前述之WP範圍),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故無專屬性。換言之,「WP122018」及「12W」皆指安比是2018年第12個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惟注意「12W」指稱安比僅限於2018年。[7]
  6. 日本氣象廳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該區域內(包括南海、東海)的熱帶氣旋正式編號與命名工作:每當該機構把一個熱帶低氣壓升為熱帶風暴時,該機構亦會依照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上通過的名稱表作出命名,同時給予4位數字的國際編號。前兩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最後兩位數(2018),後兩位代表安比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10個升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