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2年長江流域乾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2年,長江流域經歷了一次罕見的夏秋冬連旱。此次乾旱事件是由伏秋季降水異常偏少和氣溫異常偏高疊加形成的複合型乾旱,與冬季乾旱連在一起,持續時間異常長。其中,8月全流域的高溫乾旱特徵最為顯著。[1]

旱情最嚴重時有5000餘萬人次受災, 750餘萬人次需要救助,長江多個水庫水位逼近死水位, 鄱陽湖洞庭湖面積嚴重縮小,並引發野火、電力短缺等, 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億元[2][3]

旱情

夏季

長江流域的乾旱始於2022年7月[1]。在這一時期,流域上游和下游部分區域的降水量較常年偏少50%至80%,導致輕度到中度的乾旱[1]。在7至8月期間,長江流域受西伸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北方冷空氣無法南下,抑制了降水的產生,導致旱情進一步加劇[4]

8月至10月,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區域的降水量比常年偏少90%左右,出現了重度到特大程度的伏秋連旱現象。8月的氣溫較常年偏高2至4攝氏度,局部地區偏高4至6攝氏度,高溫異常覆蓋了重旱區域。隨着東亞夏季風的結束,11月至12月的乾旱範圍有所縮小。[1]

秋季

進入9月,由於華西秋雨的影響,長江流域上游氣溫偏低,中游氣溫仍偏高2至4攝氏度,氣溫偏高區域與特旱區域重合。10月至11月,長江流域大範圍氣溫仍以偏高為主。[1]

冬季

12月,受強冷空氣影響,流域氣溫偏低約2攝氏度[1]。至此,長江流域形成了罕見的夏秋冬連旱[1]。此次乾旱事件是伏秋季降水異常偏少和氣溫異常偏高疊加形成的複合型乾旱,與冬季乾旱連在一起,持續時間異常長[4]

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2022年長江流域的高溫乾旱事件受中高緯和熱帶環流協同作用的影響[5]夏季7至8月,長江流域處於西伸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北方冷空氣難以南下,不利於降水的產生[4]。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高溫和乾旱事件共同發生的概率顯著增加,進一步加劇了長江流域的旱情[1]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