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7.1聲道

八通道环绕声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7.1声道
Remove ads

7.1聲道是八聲道環繞聲英語Surround sound系統的通用名稱,常用於家庭影院。它在更常見的六聲道(5.1)音響配置基礎上增加了兩個額外的揚聲器。與5.1聲道一樣一樣,7.1聲道的定位音頻使用標準的前左、前右、中置英語Center channel低頻效果英語Low-frequency effects低音炮)揚聲器配置。然而,與將環繞聲和後聲道合併為兩個通道的5.1系統不同,7.1環繞聲系統將環繞和後聲道信息分為四個獨立通道,其中音效被定向到左、右環繞聲道(SLSR),以及兩個後環繞聲道(SBLSBR)。

Thumb
7.1聲道示意圖

在7.1環繞聲家庭影院設置中,環繞揚聲器被放置在聽者位置的兩側,而後揚聲器則位於聽者身後。[1][2] 此外,隨着Dolby Pro Logic IIz英語Dolby Pro Logic#Dolby Pro Logic IIzDTS Neo.X的出現,7.1環繞聲也可以指帶有兩個前高度聲道英語Height channelsLHRH)的布局,這兩個聲道位於前置聲道上方,或兩個前寬聲道,位於前置和環繞聲道之間。[3][4]

Remove ads

歷史

家庭娛樂

藍光光碟HD DVD家庭視頻格式可提供最多八聲道的無損英語Lossless audioDTS-HD Master AudioDolby TrueHD英語Dolby TrueHD或未經壓縮的LPCM英語LPCM音頻,採樣率為96/48kHz,位深為24/16位,或有損英語Data compression#Lossy audio compressionDolby Digital Plus英語Dolby Digital Plus,最高支持48kHz和1024kB/s。

影院

雖然一些電影已被重新混音為Blu-ray光盤上的7.1音軌,用於家庭影院,[5]但首部採用離散式影院7.1音軌的電影是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6] 隨後是《舞力全開3D》。迪士尼宣布將為其未來的3D影片使用7.1環繞聲。[來源請求]近期使用該技術的影片包括《超級大壞蛋》、《魔髮奇緣》、《創:光速戰記》、《糯米歐與茱麗葉》、《火星需要媽媽》、《小人國大歷險》和《納尼亞傳奇:黎明行者號》。[7]2011年,更多影片採用影院7.1音軌發行,如《雷神》、《加勒比海盜4》、《功夫熊貓2》、《超級8》、《綠燈俠》、《賽車總動員2》、《變形金剛3》、《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2012年,泰米爾語電影《Pizza英語Pizza (2012 film)》也使用影院7.1音軌發行。以上所有影片均採用杜比7.1環繞聲影院格式。[8]

音樂

電子音樂的發展歷史包含了多聲道回放在音樂會中的應用,可謂影院「環繞聲」的真正起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8聲道格式成為了事實上的標準。這種標準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專業和半專業8軌錄音機的發展――最初是模擬信號錄音機,後期發展為Alesis英語AlesisTASCAM的專有卡帶格式。然而,其揚聲器配置並不傳統,與影院播放系統不同,沒有硬性標準。實際上,作曲家(過去如此,現在亦然)積極嘗試不同揚聲器布局。在這些實驗中,目標並不僅僅是創建可相信的自然聲場的「真實」回放,而是為了體驗和理解通過改變聲源和聲像所帶來的心理聲學效果。

一些最早的現場多聲道音樂會包括2009年的《Chris Botti in Boston英語Chris Botti in Boston》和2012年的《Satchurated英語Satchurated》。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