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9K720伊斯坎德爾飛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9K720伊斯坎德爾導彈(俄語:«Искандер»,羅馬化:"Iskander";北約代號 SS-X-26岩石【Stone】)是俄羅斯發展的短程彈道導彈及中程彈道導彈,射程短但是極力突出突破反導攔截系統的能力[9]。2018年初訊息表明已經有120個伊斯坎德爾導彈營部署在對北約方向。[10]
Remove ads
概觀
導彈為單級固體燃料、全程制導,起飛重量3.8噸,有效載荷380公斤,出口為E型(射程280公里)、俄用版為M型(射程500公里),命中精度半徑約為30米,有景象匹配和慣性、衛星制導聯合使用,彈頭可裝填集束子母彈(54枚子彈)、高爆彈、侵徹鑽地彈、電磁脈衝彈、空氣燃燒彈。其彈頭外形似錐體,起飛後迅速拋掉表面突出部分,彈體更加光滑,降低了雷達波反射面積從而有反攔截突防能力。同一發射車上還能發射巡航導彈,所以伊斯坎德爾其實是一種導彈系統組合,當同時發射彈道與巡弋兩種特性相異彈時能提高突防機率,讓敵方系統無法兼顧。
在野外條件下導彈車可以三年不需保養,電磁干擾等環境下仍可工作[11],戰鬥中只需3人就可在四分鐘完成發射,2005年起俄軍開始在陸軍裝備伊斯坎德爾。2006年底第一個導彈營在北高加索軍區卡普斯丁亞爾陸軍導彈兵第60戰鬥使用訓練中心組建完成。
戰史
2008年8月12日,在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期間,俄軍發射伊斯坎德爾-M導彈,轟炸格魯吉亞城市哥里,並炸死一名荷蘭戰地記者。及後,荷方就此進行調查,證實是次攻擊為此型導彈首次於實戰中應用[12]。
因應俄羅斯決定介入敘利亞內戰,俄軍於翌年起將最少一套伊斯坎德爾系統在敘利亞境內[13]。而在2017年2月,俄軍據報發射四枚此型導彈,擊中敘國反對派位於伊德利卜省的軍事目標[14]。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俄軍發射大量伊斯坎德爾導彈及其他巡航導彈,命中烏克蘭相關軍事基地及機場設施[15][16]。及後,俄軍多次使用同款導彈,向烏克蘭主要城市實施攻擊(例如同年10月10日對烏克蘭多個城市的導彈攻擊[17])。自2023年中起,隨著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各種防空系統,烏軍聲稱成功攔截少數伊斯坎德爾導彈[9]。
2024年3月9日,俄羅斯國防部公布在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在攻擊中摧毀了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波克羅夫斯克地區的S-300防空導彈系統,視頻中可以看到有3套防空導彈系統被摧毀。稍後有消息人士表示,在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波克羅夫斯克地區被伊斯坎德爾-M導彈摧毀的防空導彈系統中有2套是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18]
2024年3月俄羅斯陸軍在尼卡諾里夫卡村附近使用伊斯坎德爾飛彈攻擊及全損了一部HIMARS系統,該村位於當前前線以西25至30英里處,位於被占領的阿夫迪夫卡鎮西北部和俄羅斯控制的巴赫穆特西南部。烏克蘭議會國家安全、國防和情報委員會秘書羅曼·科斯堅科表示,這是一年半多來首次失去HIMARS,需要進行徹底調查。[19][20]
2020年9月尾,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爆發第二次納卡戰爭,期間據報亞方曾分別向舒沙[21]及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分別發射兩枚伊斯坎德爾-E導彈,而阿方宣稱成功以閃電-8導彈將之攔截[22]。及後,俄羅斯國防部事後發稿否認[23]。
型號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